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四夜用立春韵 赵蕃 〔宋代〕
旧雪犹连雪,新春未得春。 烧灯当变节,圆月与俱新。 邂逅成朋饮,飘流怆客身。 还家重萧索,山鬼闯厨人。
白话文翻译:
旧时的雪还连着新下的雪,新春却还未真正到来。 烧灯节应当标志着季节的变换,圆月也随着新节日的到来而更新。 偶然间与朋友共饮,漂泊的身世让人感慨。 回到家又是一片冷清,山中的鬼魅似乎闯入了厨房。
注释:
- 旧雪犹连雪:指旧时的雪还未融化,新下的雪又覆盖其上。
- 新春未得春:新春虽然到了,但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显现。
- 烧灯:指元宵节,又称灯节。
- 当变节:应当标志着季节的变换。
- 圆月与俱新:圆月也随着新节日的到来而更新,指元宵节的月亮特别圆。
- 邂逅成朋饮:偶然间与朋友共饮。
- 飘流怆客身:漂泊的身世让人感慨。
- 还家重萧索:回到家又是一片冷清。
- 山鬼闯厨人:山中的鬼魅似乎闯入了厨房,形容家中的冷清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著名诗人陆游、杨万里等交往密切,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元宵节(十四夜)所作,用立春的韵脚,表达了对新春的期待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旧雪与新雪、新春与未得春的对比,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家的思念。诗中“烧灯当变节,圆月与俱新”一句,既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邂逅成朋饮,飘流怆客身”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最后两句“还家重萧索,山鬼闯厨人”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家的冷清和孤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雪犹连雪,新春未得春”:通过对比旧雪与新雪、新春与未得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 “烧灯当变节,圆月与俱新”: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变迁和时间的流转。
- “邂逅成朋饮,飘流怆客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 “还家重萧索,山鬼闯厨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家的冷清和孤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旧雪与新雪、新春与未得春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 拟人:“山鬼闯厨人”中的“闯”字,赋予了山鬼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旧雪与新雪:象征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 烧灯与圆月:象征元宵节的热闹和生活的变迁。
- 山鬼:象征家的冷清和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烧灯当变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
诗中“邂逅成朋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家人 B. 友情 C. 故乡 D. 自由
-
诗中“山鬼闯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立春日》: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
- 杨万里的《元宵》: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与赵蕃的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十四夜用立春韵》与陆游的《立春日》: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家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