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时间: 2025-01-17 10:10:07

昭华夜醮连清曙。

金殿霓旌笼瑞雾。

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

万乘凝旒听秘语。

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作者: 柳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
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
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白话文翻译:

在这昭华的夜晚,祭祀活动与清晨的曙光交融在一起。金色的殿堂与五光十色的旌帜笼罩在祥瑞的雾气中。九枝蜡烛高高擎起,闪烁如繁星,百种香气缭绕,缕缕升腾。香罗铺在地面上,延展着神秘的驾驭。万乘的车队凝聚在一起,聆听着秘密的言语。卜算未来的年限是毫无意义的,灵龟的卜辞从此不再重要,乾坤的历数也随之改变。


注释:

  • 昭华: 指美好的夜晚。
  • 夜醮: 夜间的宗教祭祀活动。
  • 金殿: 指祭祀的殿堂,象征着神圣。
  • 霓旌: 彩色的旗帜。
  • 瑞雾: 吉祥的雾气。
  • 擎烛: 高举蜡烛。
  • 焚香: 燃烧香料。
  • 香罗: 一种香气扑鼻的丝织物。
  • 真驭: 真正的神明驾驭。
  • 万乘: 指众多的车队,象征着权贵。
  • 凝旒: 指车队的装饰物。
  • 卜年: 占卜未来的年份。
  • 灵龟: 指用龟甲占卜。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卜年无用考灵龟”指的是古代占卜的方式,灵龟是古人用来占卜的工具之一,象征着对未来的预测与希望。诗中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对神秘力量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字耆卿,号宗元,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其婉约细腻的词风而闻名。柳永的作品多描写男女情爱,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音乐感。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柳永在宋代祭祀活动期间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秘与灵性的探索,表达了人们在宗教仪式中的敬畏与渴望。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祭祀诗,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壮丽场面和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开篇的“昭华夜醮”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庄严而神秘的夜晚,祭坛上金光闪闪、彩旗飘扬,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美丽的气氛。诗中通过对蜡烛、香气、神秘驾驭的描绘,传达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敬与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卜算的无用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常与渺小。这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放下,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哲理的深度。柳永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将祭祀的庄重与人生的无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命运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昭华夜醮连清曙: 描绘祭祀的夜晚与清晨的交织,寓意着神圣与希望的结合。
  2. 金殿霓旌笼瑞雾: 描述祭坛的华丽与神秘,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祥和的氛围。
  3. 九枝擎烛灿繁星: 通过蜡烛的光芒比拟繁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4. 百和焚香抽翠缕: 各种香气缭绕,表现祭祀的隆重与虔诚。
  5. 香罗荐地延真驭: 香气弥漫,表现神灵的临在。
  6. 万乘凝旒听秘语: 权贵们聚集在此,象征着对神秘力量的崇敬。
  7. 卜年无用考灵龟: 对未来的卜算显得无奈,表达对命运的反思。
  8. 从此乾坤齐历数: 人生的历程与命运的无常,令人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 “九枝擎烛灿繁星”将蜡烛的光比作繁星,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 全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祭祀的元素象征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壮丽场景和对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神秘与无常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和命运的尊重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殿: 神圣与权威的象征。
  • 霓旌: 代表美好与祥和的气氛。
  • 蜡烛: 象征光明与希望。
  • 香气: 代表敬畏与虔诚。
  • 灵龟: 代表命运与预测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昭华夜醮”中“醮”指的是什么?
    A. 祭祀活动
    B. 饮酒
    C. 打猎

  2. 诗中提到的“卜年无用考灵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好奇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神明的崇敬

  3. 诗中“九枝擎烛灿繁星”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声声慢》

诗词对比: 柳永与李清照的作品皆以情感细腻著称,但柳永多描写宴乐、祭祀场景,而李清照则多描绘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柳永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