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
时间: 2025-01-19 15:5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
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
随身不竿木,作戏且逢场。
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
搘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
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
白话文翻译
整天疲惫地上山下山,盘腿坐在床上闲聊。
山岩空旷,眼前的碧空让人目眩,细草散发着幽香。
吊古而生发的秋思,斟酒让月光延续。
随身没有竹竿木柴,随意玩乐且逢场作戏。
天空没有一丝云霭,平川的广阔气息吞噬着我的心扉。
手杖支撑着我走上阁楼的路,轻拂石头,憩息在云根之下。
柳树映照着山前的路,烟雾摇曳着北村的水面。
醉酒归来,微风拂袖,斜月映照在蓬门上。
注释
- 跏趺:双腿交叉而坐。
- 聊:暂时、稍微。
- 吊古:怀古,感慨往昔。
- 尊:酒杯。
- 延月光:引导月光,指美酒引人入胜。
- 筇:竹杖。
- 拂石憩云根:轻轻拂动石头,休息在云根之下。
- 蓬门:草蓬搭成的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衡,宋代诗人,字景和,号淡然,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李衡隐逸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衡的《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的开篇“尽日困登陟”就给人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诗人似乎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困顿。接下来的“跏趺聊对床”,则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状态,似乎在与友人对话,享受此刻的宁静。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将视线转向周围的自然景色,描写了“岩空眩层碧”和“草细函幽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气息。接着,诗人又提到“吊古谩秋思”,这句话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最后几句描绘了诗人醉归后的情景,微风拂袖,斜月在门前,形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日困登陟:描述了整日的疲惫,暗示着探索自然的艰辛。
- 跏趺聊对床:在疲惫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友人交流。
- 岩空眩层碧:描绘开阔的天空,表现自然的壮丽。
- 草细函幽香:细草的芬芳,传达出一种清新感。
- 吊古谩秋思:怀古而生的秋思,表现对历史的思考。
- 开尊延月光:享受美酒与月光,表现生活的惬意。
- 随身不竿木:没有工具,随意享乐。
- 作戏且逢场:生活中应有乐趣,随性而为。
- 天面无纤霭:晴空万里,展现自然的广阔。
- 平川灏气吞:广阔的气息,代表开阔的心境。
- 搘筇临阁道:用杖支撑,走上高处,象征追求。
- 拂石憩云根:在云根下休息,体现与自然的融合。
- 柳映山前路:柳树倒影,展现自然的美丽。
- 烟摇水北村:烟雾摇动,生动描绘乡村情景。
- 醉归风满袖:醉意朦胧,体现放松的心情。
- 斜月在蓬门:月光洒在草蓬上,形成宁静的夜景。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闲适而深邃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空:象征开阔与自由。
- 草细:表现自然的细腻与柔软。
- 月光:象征理想与美好。
- 柳树:传递温柔与乡愁。
- 醉酒:象征放松与享受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尽日困登陟”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疲惫
c) 忧伤 -
“吊古谩秋思”中的“吊古”意指什么?
a) 怀古
b) 祭祀
c) 登高 -
整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a) 战争
b) 自然与人生
c) 爱情
答案:
- b) 疲惫
- a) 怀古
- b) 自然与人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衡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的自然主题,李衡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两者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李衡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