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送施韩友归南湖》
时间: 2025-01-04 11:5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送施韩友归南湖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仙舟几日临淮浦。打两桨平江路。
最忆南湖来往处。渡头杨柳,门前乌桕,总是青青树。
藤阴尽好消炎暑。况有深杯斟绿醑。
何事留君君不住。秋风准拟,莼羹菰饭,吾亦全家去。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仙舟临近淮浦,轻轻划动桨舟在平江的水路上。
我最怀念的就是南湖的来往之处:渡口边的杨柳,门前的乌桕,都是一片片青翠的树木。
藤蔓的阴影下最适合消暑,何况还有深杯盛满的绿酒。
何必留住你,君却不愿停留。秋风吹起,准备了莼菜羹和菰饭,我也打算全家一起去南湖。
注释:
- 仙舟:指仙人乘坐的船,常用来形容轻盈、优美的船只。
- 淮浦:淮河的港口,诗中指船只停靠的地方。
- 平江路:指江面平坦的航行路线。
- 乌桕:一种树木,秋天叶子变红,富有诗意。
- 藤阴:藤蔓的阴影,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 深杯斟绿醑:用深杯盛着绿色的酒,表达畅饮之意。
- 莼羹:莼菜做的羹,菰饭:用菰米做的饭,都是南湖的特色美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写意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友人施韩友归南湖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南湖美景的向往。南湖作为作者的故乡,承载了无数美好回忆。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典雅的风格描绘了南湖的美丽风光及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通过“仙舟几日”,引入了旅途情景,营造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氛围,既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
接着,诗人回忆起南湖的场景:“渡头杨柳,门前乌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湖的自然美。这里的“青青树”不仅指自然景观,也象征着青春与生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而“藤阴尽好消炎暑”则表现出对夏日炎热的恰当应对,藤蔓的阴影让人感到清凉,进一步增强了南湖的宜人气候。接着,作者以“况有深杯斟绿醑”引入饮酒的情景,显示出一种悠闲与惬意的生活态度,似乎想要与友人共享这一刻的欢乐。
最后,诗人以“何事留君君不住”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但又不失洒脱,暗示着友人归去的必然。结尾的“吾亦全家去”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暗示了自己对南湖的依依不舍,形成了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谊的深情,体现了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舟几日临淮浦:描绘了一艘轻盈的船已在淮河的港口停留数日,暗示了旅途的悠长和美好。
- 打两桨平江路:船只轻划水面,展现了旅途的平静与畅快。
- 最忆南湖来往处:表达了诗人对南湖的深深怀念。
- 渡头杨柳,门前乌桕,总是青青树: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南湖的生机与美丽。
- 藤阴尽好消炎暑:藤蔓遮阴,适合避暑,表现出南湖的宜居特性。
- 况有深杯斟绿醑:描绘了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 何事留君君不住: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不舍。
- 秋风准拟,莼羹菰饭,吾亦全家去:暗示秋天的到来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的洒脱与宽广的胸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比作“仙舟”,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渡头杨柳,门前乌桕”,对称工整,增添了音乐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南湖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惜别,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舟:象征着轻盈与自由的生活。
- 南湖: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和乡愁。
- 杨柳、乌桕:体现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藤阴:象征着清凉与避暑,传达了舒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玉案”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山川景色
B. 水乡风光
C. 战斗场面
答案:B -
“最忆南湖来往处”中“南湖”象征什么?
A. 友谊
B. 乡愁与归属
C. 财富
答案:B -
“藤阴尽好消炎暑”中的“藤阴”给人什么感觉?
A. 阴暗
B. 清凉
C. 炎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泊船瓜洲》:同样描绘水乡风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
- 《静夜思》:虽同为思乡之作,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沈岸登的诗则更显悠闲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陈某某
- 《古诗词解析》— 李某某
- 《中国古典诗词与文化》— 张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