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4-09-19 20:42:14

青琐帘前人惜别。

未许牵衣,较比牵衣切。

一曲阳关初唱彻。

相看本是明明月。

宛转征衣金粟尺。

心字香温,纤手流苏结。

梦里彩云留不得。

西风吹过黄花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青琐帘前人惜别。
未许牵衣,较比牵衣切。
一曲阳关初唱彻。
相看本是明明月。
宛转征衣金粟尺。
心字香温,纤手流苏结。
梦里彩云留不得。
西风吹过黄花节。

白话文翻译

在青色的纱帘前,恋人依依惜别。
不允许轻轻牵衣,心中却比牵衣更为急切。
一曲《阳关三叠》刚刚唱完。
我们互相凝视,本是如同明亮的月亮。
轻轻地折叠征衣,仿佛金色的粟米一般细腻。
心字的香气温暖,纤细的手指编结着流苏。
梦中的彩云无法留住。
西风吹过,正是黄花盛开的节令。

注释

  • 青琐帘:青色的纱帘,象征着离别时的悲伤气氛。
  • 阳关:指《阳关三叠》,古曲,常用来表达离别情感。
  • 明明月:比喻两人心照不宣的情感。
  • 征衣:出征的衣物,暗示离别与征途。
  • 心字香温:形容心中对离别的思念如香气般温暖。
  • 黄花节:指重阳节,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离别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严绳孙(约1640-1700),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对离别与思念的感伤。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离别时,表达了对恋人的依依惜别与深厚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严绳孙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与思念。青琐帘前的场景设定,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分别的痛苦。词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例如对牵衣的渴望与不允许之间的矛盾,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

“阳关初唱彻”的意象,既是对古曲的引用,也是对离别情景的生动再现,表达了别离的伤感与对未来的迷茫。词中的“明明月”则象征着彼此心中那份清晰而深厚的情感,尽管外界变化无常,内心的默契依然如明月般皎洁。

整首词的情感细腻而充满张力,尤其是“梦里彩云留不得”一句,展现了对美好愿景的无奈与渴望,令人心生共鸣。严绳孙通过精致的词句与深刻的情感描绘,使得这首词在离别的主题上具有了更深层的哲理思考,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琐帘前人惜别:在青色的纱帘前,恋人依依惜别,情感真挚。
  2. 未许牵衣,较比牵衣切:尽管不被允许牵衣,但心中思念更为迫切。
  3. 一曲阳关初唱彻:离别的乐曲《阳关三叠》刚刚唱完,情感愈加浓烈。
  4. 相看本是明明月:彼此的凝视如同明亮的月光,心灵相通。
  5. 宛转征衣金粟尺:轻柔地折叠征衣,细腻如金色粟米。
  6. 心字香温,纤手流苏结:心中的思念如香气般温暖,手指轻柔地编结流苏。
  7. 梦里彩云留不得:梦中的美好无法长久留存。
  8. 西风吹过黄花节:西风吹过,正是黄花盛开的时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牵衣,增强情感表现。
  • 拟人:赋予离别场景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律动感强,如“心字香温,纤手流苏结”,展现了词人的语言功力。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那份无奈与思念,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琐帘:象征离别的环境,色彩柔和却暗示忧伤。
  • 阳关:象征离别的情感,承载了古典文化的沉重感。
  • 明明月:象征心灵的清澈与彼此间的默契。
  • 征衣:暗示离别与旅途,象征着前行中的孤独与思念。
  • 黄花节:象征时光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蝶恋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严绳孙
    D.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古曲是什么?
    A. 高山流水
    B. 阳关三叠
    C. 江南春
    D. 春江花月夜

  3. “心字香温”中的“心字”指的是什么?
    A. 心情
    B. 思念
    C. 心中所爱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爱情的思考。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曹雪芹,描写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严绳孙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钗头凤·世情薄》: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视角下的柔情与无奈,而严绳孙则在离别中透露出更多的哲理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严绳孙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