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朝遂失诛元载,
公议犹能去霍山。
落胆徒闻温御史,
不知睿意在群奸。
白话文翻译:
圣朝已然失去了对元载的诛杀,
但公众的议论仍然能够去除霍山的祸害。
听闻温御史的消息令人失望,
却不知道明智的意图在于那些奸邪之人。
注释:
- 圣朝:指的是当时的朝代,表示对皇朝的尊称。
- 元载:指的是一个历史人物,在宋朝时期因贪污腐败而被贬。
- 公议:公众的意见或讨论。
- 霍山:可能指代一个地方或象征某种腐败行为的发源地。
- 温御史:当时的一位监察官,以清正廉明著称。
- 睿意:明智的意图或想法。
- 群奸:众多奸邪之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子高,号梦窗,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后期生活于南宋,因其诗词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朝政腐败,官员贪污成风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观察,表达了对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诗的开头通过“圣朝遂失诛元载”直接点明,朝廷对元载的失责,反映出当时的官场风气已经无可救药。中间的“公议犹能去霍山”,则表现出虽然公众的意见仍然存在,但对于实际的改变却无能为力,显示出一种无奈感。最后两句提到的温御史,虽然是一个颇有声望的人物,但在面对广泛的腐败时,似乎显得无力,诗人对这种现状感到失望和愤慨,流露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个腐败的官场和无奈的民众,激发了读者对政治清明的渴望。同时,诗人使用对比的手法,将公众的呼声与实际的无力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朝遂失诛元载:说明当朝对元载的惩罚失当,表明了诗人对朝廷失职的指责。
- 公议犹能去霍山:暗示尽管民间有讨论和意见,但实际的改变却是微乎其微,体现出一种无力感。
- 落胆徒闻温御史:表达了对温御史的失望,虽然是清官,但对腐败现象的制止作用有限。
- 不知睿意在群奸:最后一句反映出诗人对真正问题的洞察,即在众多奸邪之中找不到解决之道。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公议”与“落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隐喻:霍山作为象征,代表着腐败的根源。
- 反语:听闻“温御史”虽然是好事,实则反映出无能为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政治腐败对社会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和对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朝:象征理想中的清明政权。
- 元载:代表贪污腐败的典型人物。
- 温御史:象征清官,但在腐败面前的无力。
- 群奸:象征一群腐败的官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圣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汉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D) 唐朝
-
“公议犹能去霍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绝望
- C) 愤怒
- D) 满足
-
诗中提到的“温御史”是指:
- A) 一个清官
- B) 一个贪官
- C) 一个文人
- D) 一个将军
答案:
- B) 宋朝
- B) 绝望
- A) 一个清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登高》(杜甫):关于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具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但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 《月下独酌》(李白):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与韩元吉的政治关怀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