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院次韩廷玉韵》
时间: 2025-01-19 16:03: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绕孤城水拍空,
惜无残月照疏桐。
江干云断夜来雨,
木末凉生秋到风。
六代兴亡知寺古,
老禅神异载碑丰。
诗成极目苍茫里,
惜别情怀醉梦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寂静的景象:山环绕着孤零零的城池,水波拍打着空旷的岸边,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残月照耀着稀疏的桐树。江边的云层已断,昨夜下过雨,树梢间凉意渐生,秋风也随之而来。六朝的兴亡历史让人对古寺感慨万千,老禅师的神异在碑文中得以体现。诗写到此,远望苍茫的景色,心中满是惜别之情,仿佛沉醉于梦境之中。
注释:
- 孤城:指孤立的城池,象征孤独和寂寞。
- 惜无:可理解为“可惜没有”。
- 残月:指月亮即将消逝的状态,象征短暂和无常。
- 疏桐:稀疏的桐树,增强了孤寂的氛围。
- 江干:江边,描述自然环境。
- 云断:云层已散开。
- 凉生:凉意渐生,暗示秋天的到来。
- 六代: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如东吴、东晋等),体现历史的沧桑。
- 寺古:古老的寺庙,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老禅:指年长的禅师,含有智慧之意。
- 碑丰:碑文内容丰富,象征历史的厚重。
- 极目苍茫:极目远眺,看到一片朦胧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约1090-1150),字君实,号雨斋,南宋初年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他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初期,作者身处动荡的历史时期,心中对古代的兴亡感慨不已。诗中反映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当下孤独感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宝林院次韩廷玉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山绕孤城水拍空”描绘出一种孤独与寂静的氛围,山水环绕却显得空旷无依,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之感。接下来的“惜无残月照疏桐”,借用残月与稀疏的桐树,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遗憾与无奈。
诗中“江干云断夜来雨”,转入对自然变化的描写,雨后的江边景象则增添了一层清冷的意境,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随着“六代兴亡知寺古”的引入,诗人开始反思历史的沉浮与变迁,古寺承载的历史厚重感让人倍感苍凉与感慨。
最后两句“诗成极目苍茫里,惜别情怀醉梦中”,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极目远眺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留恋,最终化为一种醉梦般的情怀,表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绕孤城水拍空:山环绕着孤城,水流拍打着空旷的岸边,形成孤独的景象。
- 惜无残月照疏桐:可惜没有残月照耀着稀疏的桐树,增强孤寂感。
- 江干云断夜来雨:江边的云层已经散去,昨夜下了雨,描绘自然变迁。
- 木末凉生秋到风:树梢间渐生凉意,预示秋天的到来。
- 六代兴亡知寺古:六个朝代的兴亡历史让人感慨古寺的厚重。
- 老禅神异载碑丰:老禅师的智慧在碑文中得以体现,寓意历史的积淀。
- 诗成极目苍茫里:诗写到此,远眺苍茫的景色,心情沉重。
- 惜别情怀醉梦中:心中满是惜别之情,仿佛沉醉于梦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绕孤城,水拍空”,形成美妙的对称。
- 比喻:通过自然景色象征内心情感,如“残月”象征短暂。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
- 残月:象征短暂和无常,增强诗歌的凄凉感。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古寺:承载历史的记忆,象征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绕孤城水拍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快乐
- D. 舒适
-
“江干云断夜来雨”中的“云断”意味着什么?
- A. 阴霾
- B. 明朗
- C. 阴雨
- D. 变幻
-
诗中提到的“六代兴亡”是指哪些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六朝
- C. 明朝
- D. 清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宝林院次韩廷玉韵》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涉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但韩元吉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而李白则更多表达豪放与壮志。两者风格各异,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史》
- 《韩元吉诗文集》
以上是对《宝林院次韩廷玉韵》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