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暑不可耐戏作冷语排之呈国威同舍兄》
时间: 2024-12-29 19:15: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剧暑不可耐戏作冷语排之呈国威同舍兄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期须委雪一丈强,杀气蚕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一半在亡。
岩谷不问殓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
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的夏季,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酷暑的无奈和对清凉的渴望。诗中提到的“云师”、“风伯”等神话角色,犹如愤怒的神灵,携带狂风暴雨来袭。诗人希望能像雪那样覆盖一切,消灭炎热的杀气。夏天的酷热让人难以忍受,连冰山也似乎融化,气温高得令人窒息。诗中提到的“翔风健儿”象征着勇敢与力量,但在热浪下也显得无力。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清凉的幻境。
注释
- 云师:指云的神灵,古代神话中负责掌控云雨的神。
- 风伯:风的神灵,负责掌控风的方向和强弱。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位于太阳升起的地方。
- 冰蚕:冰冷的蚕,象征着在酷热中难以生存的状态。
- 苍生:百姓,人民。
- 乌有先生:传说中的人物,象征虚无,可能暗指无用的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宗放,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子实,号宗放,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气势恢宏、题材广泛著称,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炎热的夏季,表现了诗人对酷暑的感受及其对清凉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思考及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充分表达了对酷暑的强烈反抗与无奈。诗中描绘的“云师怒挟风伯狂”,营造出一种极端的天气状况,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失控。诗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他希望能够在这炎热的环境中找到一丝清凉的慰藉,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对人类自身无力的感慨。
在表达情感上,诗人使用了诸多夸张的手法,比如“杀气蚕日埋扶桑”,这不仅传达了夏日的炎热,还隐含了对生命的威胁。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苍生的关怀,似乎在呼唤着一种集体的反思和行动。
诗的最后,诗人转向哲理的思考,提到“乌有先生投予方”,暗示了对无用幻想的质疑,展现了诗人在极端环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炎热的控诉,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师怒挟风伯狂:描绘云和风的狂暴,显示自然力量的强大。
- 排山立海恣披猖:形象地表现出天气的极端,给人一种压迫感。
- 期须委雪一丈强:渴望雪能覆盖一切,象征清凉与希望。
- 杀气蚕日埋扶桑:用“杀气”形容酷热,反映出一种生存威胁。
- 平时身热号炎荒:常年炎热的状态,表现了对环境的不满。
- 冰山亦复连穹苍:即使是冰山在酷暑中也感受到了压力。
- 翔风健儿材武良:象征勇士,尽管英勇也难以抵挡暑气。
- 堕指十一半在亡:暗示时间流逝,危机感加重。
- 岩谷不问殓虎狼:大自然不在乎生命的消亡,冷酷无情。
- 冻合瀛海蛟龙僵:巨大的生物在酷暑中也难以生存。
- 苍生似落冰蚕乡:百姓如同冰蚕,生存艰难。
- 一气如缕何可长:生命的脆弱,令人无奈。
- 翻思蹈火勇赴汤:勇敢面对困难,但也充满挑战。
- 谁能排云挈太阳:质疑人类的力量,强调自然的不可抗拒。
- 稍与万物回精光:希望能恢复一丝生机与光明。
- 客来徵此疑荒唐:对一切的疑惑与反思。
- 乌有先生投予方:暗指无用的想象与逃避。
- 端居炎赫汗反浆:描绘酷暑中的状态,令人窒息。
- 试想幻境生清凉:渴望清凉的幻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师”、“风伯”作为自然力量的象征,增强诗的表现力。
- 夸张:通过极端的描写来突出酷暑的影响,增强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酷暑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存困境的深切反思,呼唤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师: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风伯:代表风的力量,反映自然的不可预测性。
- 雪:象征清凉与希望。
- 炎荒:表现酷暑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 苍生:象征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 冰蚕:象征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云师”主要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自然力量
- C. 冷静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杀气蚕日埋扶桑”表达了对__的抨击。
-
判断题:诗人对酷暑的态度是积极的。(对/错)
答案:
- B
- 炎热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林宗放: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但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忧虑,而林宗放则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世界:从古至今的诗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