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
时间: 2025-01-01 14:1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
作者: 刘兼 〔唐代〕
素律初回枕簟凉,
松风飘泊入华堂。
谭鸡寂默纱窗静,
梦蝶萧条玉漏长。
归去水云多阻隔,
别来情绪足悲伤。
霜砧月笛休相引,
只有离襟泪两行。
风送秋荷满鼻香,
竹声敲玉近虚廊。
梦回故国情方黯,
月过疏帘夜正凉。
菱镜也知移艳态,
锦书其奈隔年光。
鸾胶处处难寻觅,
断尽相思寸寸肠。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夜晚,床上的凉意渐渐袭来,松风轻轻飘入华美的厅堂。鸡叫声寂静,纱窗静谧,梦中的蝴蝶显得萧条,时间也似乎漫长。想要归去却被水云阻隔,分别后心中情绪满是悲伤。霜打的砧板上月光笛声不再相引,唯有离愁在眼角流淌。风送来秋荷的香气,竹声轻轻敲打着虚廊。梦回故国情愈发黯淡,月光透过疏帘,夜色正凉。菱镜也知晓我移去的艳丽,锦书却奈何隔年光阴。鸾胶处处难以寻觅,断尽了我寸寸相思的肠肚。
注释:
- 素律:指初秋的气候。
- 华堂:华丽的厅堂,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谭鸡:鸡叫声,指清晨。
- 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
- 离襟泪:离愁别绪流下的泪水。
- 菱镜:古代的一种镜子,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容颜。
- 鸾胶:一种稀有的胶,象征着难以寻觅的美好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故国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夕,诗人身处戎州,思念故国,情感复杂,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初秋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素律初回枕簟凉”,用“凉”字传达出秋夜的寒意,进而引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松风、鸡鸣、梦蝶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萧索的氛围。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悲伤,尤其是“霜砧月笛休相引,只有离襟泪两行”,言罢情深,令人动容。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嗅觉与听觉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国的怀念,尤其是“梦回故国情方黯”,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挂念及对时光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细腻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律初回枕簟凉:初秋的气候使床上凉意袭来,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孤寂。
- 松风飘泊入华堂:松风轻轻拂入华丽的厅堂,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优雅。
- 谭鸡寂默纱窗静:鸡鸣声寂静,纱窗内静谧,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景象。
- 梦蝶萧条玉漏长:梦中蝴蝶的萧条和时间的漫长,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蝶萧条”,用梦中蝴蝶比喻逝去的美好。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归去水云多阻隔,别来情绪足悲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乡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意象分析:
- 松风:象征清幽的环境和内心的孤独。
- 月笛:代表着无法再相逢的悲伤。
- 秋荷:象征着渐渐凋零的美丽与岁月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素律”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中提到“霜砧月笛”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期待
-
“梦回故国情方黯”中的“黯”字是什么意思?
- A. 明亮
- B. 忧伤
- C. 欢快
- D. 幽暗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刘兼的《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都表现了对离别和思乡的情感,但王维更注重友谊的真挚,而刘兼则更多地探讨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表现方式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