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

时间: 2025-01-19 17:55:33

青镜重磨照白须,白须撚闲意何如。

故园迢递千山外,

荒郡淹留四载馀。

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

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镜重磨照白须,
白须撚闲意何如。
故园迢递千山外,
荒郡淹留四载馀。
风送竹声侵枕簟,
月移花影过庭除。
秋霜满领难消释,
莫读离骚失意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镜子前,仔细打磨镜面,映照出自己白发苍苍的样子,心中不禁感慨。故乡远在千山之外,自己在这荒芜的地方已经滞留了四年。微风送来竹子的声音,打扰了我在枕席上的安宁;月光则在庭院中移动,照映着花影。秋霜已经覆盖了我的衣领,难以解除我内心的忧愁,因此我劝自己不要去读《离骚》,以免勾起失意的情感。

注释:

  • 青镜:青色的镜子,古代常用的镜子。
  • 重磨:再次打磨,使镜子更加明亮。
  • 白须:白色的胡须,象征年老。
  • 撚闲:轻轻撚动,形容心情闲适。
  • 故园迢递:故乡距离遥远。
  • 荒郡:荒凉的郡县。
  • 淹留:滞留,停留在某地。
  • 竹声:竹子摇曳发出的声音。
  • 庭除:庭院中的一片空地。
  • 秋霜:秋天的霜,常用来形容老年的感受。
  • 离骚:屈原所作,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与失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通常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作者晚年或在经历人生变故时,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对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伤的诗,诗人通过对镜子中自己白发的描绘,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思考。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起首两句,诗人用“青镜重磨”来引入,表现出他对自我形象的反思,白须的出现不仅是年龄的象征,更是人生经验的积累。他在闲适中撚动白须,似乎在追忆往昔,然而心中却充满了对时光的惋惜。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千山之外的故园,与自己在荒郡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的孤独与无奈。之后,诗人通过“风送竹声”和“月移花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直面自己的情感,提到“秋霜满领”,不仅描绘了外在环境的变化,更是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劝诫自己不要去读《离骚》,是对过去失意的自我提醒,表明了对忧愁的拒绝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镜重磨照白须:通过镜子反射出白发,暗示年纪已大。
  2. 白须撚闲意何如:虽然白发出现,心中却又何等自在。
  3. 故园迢递千山外:故乡遥远,心生向往。
  4. 荒郡淹留四载馀:在偏僻地区已度过四年时光。
  5. 风送竹声侵枕簟:微风中竹声入耳,打扰了安静的休息。
  6. 月移花影过庭除:月光移动,照在庭院中的花影,增添了夜色的美感。
  7. 秋霜满领难消释:秋霜已经覆盖,内心忧愁难以解脱。
  8. 莫读离骚失意书:劝自己别去读《离骚》,以免再生伤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镜重磨”与“白须撚闲”,形成对比。
  • 意象:竹声、月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比喻:将白须比作岁月的象征。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失意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青镜:象征自我反思与时间的流逝。
  • 白须:象征年老与智慧的积累。
  • 风送竹声:自然的声音,带来一种宁静但又略显孤独的氛围。
  • 秋霜:象征着人生的冷清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镜重磨”意指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样子
    B. 诗人对自己容貌的反思
    C. 诗人对镜子的喜爱

  2. 诗人为什么劝自己不要读《离骚》? A. 因为他觉得这本书无聊
    B. 因为他担心勾起失意的情感
    C. 因为他已经读过多次

  3. 诗中的“白须”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失去
    C. 年老与智慧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登高》中,同样描绘了对岁月的感慨,但更强调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刘兼的《对镜》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