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寺》

时间: 2025-01-14 23:30:10

何处遇幽景,当阳绝顶寻。

云霞千古态,松竹四时阴。

岫列天边嶂,泉鸣涧底琴。

高人不游此,应负爱山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遇幽景,当阳绝顶寻。
云霞千古态,松竹四时阴。
岫列天边嶂,泉鸣涧底琴。
高人不游此,应负爱山心。

白话文翻译:

在何处能够遇到幽静的美景呢?我只能在当阳山的绝顶上去寻找。
云霞在千古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松竹在四季中始终保持阴凉。
山峦如岫,排列在天边的山岭,泉水淙淙,像琴声在涧底回响。
高人若不在这里游玩,必定是辜负了对山水的热爱。

注释:

  • 何处:哪里。
  • 幽景:幽静的美景。
  • 当阳:指当阳寺所在的山。
  • 绝顶:山顶。
  • 云霞:云彩和晚霞。
  • 千古态:千百年来的变化与样貌。
  • 松竹:松树和竹子,象征四季常青。
  • :山的形状,指山峦。
  • 鸣涧底琴:泉水流淌的声音如琴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诰,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高人雅士的钦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林诰游览当阳寺时,受到周围幽美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出他对山水的向往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当阳寺的美丽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首句“何处遇幽景,当阳绝顶寻”引入了诗的主题,诗人寻求幽静之美,而选择在当阳的绝顶。在“云霞千古态,松竹四时阴”中,诗人通过云霞与松竹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四季变幻与永恒之美,松竹的常青更是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坚韧与希望。接下来的“岫列天边嶂,泉鸣涧底琴”将山水意象结合,既有视觉上的壮美,又有听觉上的韵律感,山峦的排列与泉水的鸣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乐章。最后一句“高人不游此,应负爱山心”则是对高人的一种呼唤和遗憾,表达了对那些未能欣赏这人间美景的人的惋惜,也隐含着诗人对山水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处遇幽景:诗人发出疑问,寻找幽静的美景。
    • 当阳绝顶寻:决定在当阳的山顶去寻找。
    • 云霞千古态:云霞千百年来的变化姿态。
    • 松竹四时阴:松竹四季常青,常带阴影。
    • 岫列天边嶂:山峦排列在天边。
    • 泉鸣涧底琴:泉水的声音如同琴声。
    • 高人不游此:遗憾高人不在此游玩。
    • 应负爱山心:高人辜负了对山水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霞千古态,松竹四时阴”,形成和谐的音律。
    • 比喻:“泉鸣涧底琴”,泉水的声音比喻成琴声。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能欣赏此美景高人的惋惜,反映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思。

意象分析:

  • 云霞:象征变化与美丽,代表自然的壮观。
  • 松竹:象征坚韧与长青,代表生命的持久。
  • :象征高远与超脱,代表理想与追求。
  • 泉水:象征灵动与生命,代表自然的音乐和韵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当阳”的意思是?
    A. 一种气候
    B. 诗人的名字
    C. 一个地点
    D. 一种植物

  2. “云霞千古态”中的“千古态”指的是什么?
    A. 四季变化
    B. 古代的传统
    C. 时间的流逝
    D. 云霞的美丽

  3. 诗人对高人的感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惋惜
    C. 嫉妒
    D. 崇拜

答案:1.C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安逸的生活态度。
  • 李白《庐山谣》:强调壮丽山河与豪放之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