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寄虚白老人》

时间: 2025-01-06 10:55:33

春归早。

枝头渐觉莺声老。

莺声老。

红稀绿暗,踏青人少。

惜花每向芳丛绕。

韶华九十难长好。

难长好。

东皇一去,飘零尽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寄虚白老人
作者:黄玉润
春归早。枝头渐觉莺声老。
莺声老。红稀绿暗,踏青人少。
惜花每向芳丛绕。韶华九十难长好。
难长好。东皇一去,飘零尽了。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得早,树枝上渐渐听到黄莺的声音变得苍老。
黄莺的声音变得苍老,花红叶稀,踏青的人也少了。
每当珍惜花朵的时候,总是在芳丛中徘徊。
可惜韶华已过九十,难以长久保持美好。
真的难以长久保持美好,东皇一去,万物尽皆飘零。


注释:

  • 春归早:春天来得早,指春季到来比往年提前。
  • 莺声老:黄莺的叫声变得苍老,暗示时光流逝。
  • 红稀绿暗:花儿稀少,绿意暗淡,描绘春天的衰退。
  • 踏青人少:指外出游玩的人少,传达孤寂之感。
  • 惜花:对花的珍惜,寓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韶华九十:指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九十年,感叹时光无情。
  • 东皇:指东方之神或春天的象征,寓意春天的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玉润,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字子建,号兰亭,曾任职于地方官府。其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忆秦娥 寄虚白老人》是黄玉润在感怀春天易逝、人生短暂之际所作,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岁月的追忆。诗中提到的“虚白老人”可能是一位老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共同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忆秦娥 寄虚白老人》以春天的早归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衰退及时间的无情。诗人通过黄莺的声音渐老、红花稀少、踏青人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惆怅的氛围。诗中不仅有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珍惜,更有对流逝时光的深刻感悟。尤其是“韶华九十难长好”,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春天的短暂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苍老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邃。诗的最后一句“东皇一去,飘零尽了”,更是将春天的离去与人生的无常紧密相连,令人感慨万千。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使得整首诗在淡淡的忧伤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归早:春天提前到来,表达了对春天回归的期待与欢喜。
  2. 枝头渐觉莺声老:黄莺的叫声开始显得苍老,暗示生命的流逝。
  3. 红稀绿暗,踏青人少:春花稀少,绿意减弱,外出游玩的行人寥寥无几,突显孤独。
  4. 惜花每向芳丛绕:在花丛中徘徊,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5. 韶华九十难长好:美好的时光已过了九十年,感叹美好难以长久。
  6. 难长好: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
  7. 东皇一去,飘零尽了:春天的离去使万物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喻为“东皇”,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归来与离去。
  • 拟人:将莺声拟人化,赋予其“老”的感觉,增强了时光流逝的感受。
  • 对仗:诗中“红稀绿暗,踏青人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然而在诗中又暗含消逝的忧伤。
  • 黄莺:春天的使者,其声音开始“老去”,象征时光的无情流逝。
  • 芳丛:美好事物的象征,代表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 东皇:象征春天的离去,带有时间流转的哲理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莺声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2. “韶华九十”指代的是: A. 美好的时光
    B. 年龄的增长
    C. 春天的回归
    D. 秋天的凋零

  3. “东皇一去,飘零尽了”中的“东皇”象征: A. 春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离去
    C. 秋天的来临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同名诗,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与流逝的时光。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作,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的诗作,描写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与黄玉润的春天感伤形成对比。
  • 《忆江南》: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展现了与黄玉润诗歌不同的春天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玉润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元曲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