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之江宁》

时间: 2025-01-01 12:33:18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定却 一作:味可)

意思解释

送客之江宁

作者:韩翃 〔唐代〕


原文展示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河流送走客人,流向南方,经过徐州看见柳花。
在朱雀桥边眺望淮水,在乌衣巷里询问王家。
千家万户都没什么大事,打开门向青翠的山景。
楚地的云彩朝着石头城降下,江燕双双飞向瓦棺寺。
吴地的士人风流倜傥,重逢时应当相互赏识。
这里一直以羊酪著称,自有莼羹来款待宾客。


注释

字词注释:

  • :借,拖欠。
  • 柳花:柳树的花,春天的象征。
  • 朱雀桥:指的是一座桥名,位于南京。
  • 乌衣巷:古代南京的一条街道,因南朝时王族多居于此而得名。
  • 千闾万井:形容居民稠密的地方。
  • 辟户开门:打开门迎接来客。
  • 楚云:指楚地的云,常用来描绘江南的景色。
  • 江燕:指在江边飞翔的燕子。

典故解析:

  • 朱雀桥乌衣巷:均为历史文化名地,朱雀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乌衣巷则与王谢家族有关,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羊酪莼羹:羊酪是指羊奶制成的食品,莼羹是用莼菜制成的汤,代表了江南的美食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作品流传。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送朋友离开江宁(今南京),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和美食,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客之江宁》是一首描写春日送别情景的诗作,韩翃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渲染,展现出春季的生机和送别时的惆怅。诗的前两句写春流送客,描绘旅途的惬意,展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后面的景象则通过朱雀桥和乌衣巷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诗中提到的“千闾万井无多事”,则传递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生活的琐事不值得过于烦恼。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吴士风流甚可亲”的描写,表现了对朋友的赞赏与珍视。最后的“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则是对江南美食的赞美,隐喻着友谊的价值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流送客不应赊:春天的溪水送走客人,不应拖延。
  2. 南入徐州见柳花:河流南下,经过徐州时,看见盛开的柳花。
  3. 朱雀桥边看淮水:在朱雀桥边眺望淮水的流淌。
  4. 乌衣巷里问王家:在乌衣巷询问王家的人。
  5. 千闾万井无多事:千家万户都没有什么大事。
  6. 辟户开门向山翠:打开家门,迎接青翠的山景。
  7. 楚云朝下石头城:楚地的云彩降落在石头城。
  8. 江燕双飞瓦棺寺:江边的燕子双双飞向瓦棺寺。
  9. 吴士风流甚可亲:吴地的士人风流倜傥,很令人亲近。
  10. 相逢嘉赏日应新:重逢时应当互相赞美,今日的相聚尤为珍贵。
  11. 从来此地夸羊酪:这里历来以羊酪闻名。
  12. 自有莼羹定却人:自有莼羹来款待客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上下句对称工整,形成和谐美感。
  • 意象:春流、柳花、淮水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和谐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流: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花:象征春天的到来,温柔与美好。
  • 朱雀桥、乌衣巷:历史文化的象征,带有怀旧之情。
  • 山翠: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流送客不应赊”的意思是? A. 春天的河水送别客人不该拖延
    B. 春天的河水送客人不值得
    C. 春天的河水让客人留恋

  2. “乌衣巷里问王家”中的“王家”指的是? A. 王姓家族
    B. 王族
    C. 王谢家族

  3.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惆怅与悲伤
    B. 友谊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y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但李白的风格更显豪放,语气较为激昂。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则在送别中融入了对前途的思考与感慨,展现出浓厚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