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杂兴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3:06:55

蛩声每续蝉声起,桐叶仍兼柳叶凋。

懒惰心情疏笔砚,久长生计属渔樵。

鬋茅旋补东厢屋,伐石新成北港桥。

物外高人来往熟,等闲折简也能招。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南堂杂兴八首 其三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蛩声每续蝉声起,桐叶仍兼柳叶凋。
懒惰心情疏笔砚,久长生计属渔樵。
鬋茅旋补东厢屋,伐石新成北港桥。
物外高人来往熟,等闲折简也能招。

白话文翻译:

蟋蟀的声音与蝉鸣交替,桐树的叶子与柳树的叶子一同凋零。
我心情懒惰,笔墨也变得稀疏,长久的生活方式依赖于捕鱼和砍柴。
草屋的茅草旋转着补缝着东厢的屋顶,新砍的石头搭建起北港的桥。
生活中那些高人频繁来往,偶尔写几句诗词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注释:

  • 蛩声: 蟋蟀的叫声。
  • 懒惰: 心情懒散,缺乏动力。
  • 疏笔砚: 笔墨稀疏,形容写作不勤。
  • 渔樵: 指打鱼和砍柴,代表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鬋茅: 指用草(茅草)来修补屋顶。
  • 物外高人: 指那些隐士或高人,通常指德高望重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以豪放激昂、感情真挚著称,作品多涉及爱国、山水、田园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依然保持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交游的渴望。通过自然与人事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开头两句以声和景的结合,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季节的更替,蝉声和蟋蟀声交替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懒散的心态,似乎有些放弃了追求,而选择了一种更加安逸的生活方式。然后,通过对居所修缮和桥梁建设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对简单生活的坚持。最后两句,诗人提到那些“物外高人”,暗示他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关系,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态度,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蛩声每续蝉声起: 描绘秋天的声音交替,展现自然的变化。
  2. 桐叶仍兼柳叶凋: 通过树叶的凋零,写出时间的流逝。
  3. 懒惰心情疏笔砚: 表达诗人心情的懒惰,写作不勤。
  4. 久长生计属渔樵: 体现诗人选择悠闲的生活方式。
  5. 鬋茅旋补东厢屋: 细节描写生活的琐事,展现生活的简单。
  6. 伐石新成北港桥: 说明诗人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
  7. 物外高人来往熟: 体现诗人对高人交往的渴望。
  8. 等闲折简也能招: 表达出随意的交流也能引起高人的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使用自然意象,如“蛩声”、“桐叶”、“柳叶”等,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比喻: “物外高人”暗示了追求理想境界的隐士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高人交往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蛩声: 代表秋天的到来,象征生命的轮回。
  • 桐叶: 代表生命的凋零,暗示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渔樵: 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 高人: 象征理想化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作?
    A. 苏轼
    B. 陆游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蛩声”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声音?
    A. 蝉
    B. 蚊子
    C. 蟋蟀
    D. 青蛙

  3. “物外高人”指的是?
    A. 读书人
    B. 高尚的人
    C. 隐士或德高望重的人
    D. 普通百姓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但陆游的诗中更多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