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壮心虽迫老,吏责未妨书。
言议思公瑾,英雄陋本初。
移灯近床榻,听雨落阶除。
回首山南戍,流年一纪馀。
白话文翻译:
尽管壮志已被年岁压迫,官吏的责备却未影响我写作的热情。
我常常思念公瑾,英雄本色却来自卑微的出身。
把灯移近床边,静静地听着雨声落在阶梯上。
回首望向南边的戍楼,流光已逝,一年又一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壮心:指壮志、雄心。
- 迫老:被年老的现实所逼迫。
- 吏责:官吏的责备。
- 言议:谈论、思考。
- 公瑾:指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
- 陋本初:指卑微的出身。
- 移灯:把灯移动。
- 阶除:阶梯,雨声落在上面。
- 山南戍:南方的戍楼,指戍守之地。
- 流年: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言议思公瑾”提到的周瑜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其智慧和勇气著称,体现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抒情和爱国主义著称,作品中常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的威胁。诗人虽然年老,却依旧心怀壮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和对时事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陆游的《再用前韵不以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对历史的思考。首句“壮心虽迫老”道出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但心中依旧燃烧着壮志的矛盾心理。接下来的“吏责未妨书”则体现了他面对官场压力依然不屈的精神,显示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坚持。
诗中“言议思公瑾”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是对英雄精神的渴望与呼唤。公瑾作为英雄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力量,激励着诗人不忘初衷。随着“移灯近床榻,听雨落阶除”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沉思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最后“回首山南戍,流年一纪馀”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历史的追溯,诗人回首往事,感慨流年似水,愈发显得英雄的事业与理想在岁月的冲刷下显得更为珍贵。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壮心虽迫老:年老却仍有壮志,反映出诗人的志向与时间的冲突。
- 吏责未妨书:尽管受到官吏的责备,却不影响自己的写作热情。
- 言议思公瑾:表达了对英雄的思考,暗含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 英雄陋本初:英雄的根基往往来自于卑微,体现出诗人对人性的思考。
- 移灯近床榻:描绘出夜晚的静谧与思索的场景。
- 听雨落阶除:细腻地表现出对生活小细节的关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回首山南戍:回望往事,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 流年一纪馀:感叹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人生的哲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壮心”与“老”的对比,展现出时间对人志向的压迫。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灯”、“雨”、“山南戍”等意象,营造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理想的坚持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表达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壮心:象征理想与追求。
- 公瑾:作为历史英雄的象征,代表了勇气与智慧。
- 灯与雨:营造出宁静思考的氛围,象征内心的沉静与思索。
- 山南戍:代表着历史的回忆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批判
B. 对历史英雄的思考
C. 对个人生活的反思 -
“壮心虽迫老”中,“迫”字的意思是?
A. 驱赶
B. 追求
C. 逼迫 -
“言议思公瑾”中的“公瑾”指的是谁?
A. 曹操
B. 周瑜
C. 诸葛亮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考。
- 陶渊明《饮酒》:对理想与自然的追求,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作品中都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坚持,但陆游的诗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与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杜甫与陆游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