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晦日作》

时间: 2025-01-17 09:37:47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

露蔓晨犹泫,风蝉暮更遒。

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 露蔓晨犹泫,风蝉暮更遒。 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

白话文翻译:

长夏的天空突然飘来了云,岁月在这一刻似乎停滞。田野和山川正渴望着雨水,草木已经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清晨的露水还在滴落,傍晚的蝉鸣更显得急促。明亮的窗前对着清澈的镜子,世事如同这镜中的倒影,显得悠远而无可奈何。

注释:

  • 长夏:指的是漫长的夏季。
  • 徂年:即岁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 川原:指河流和原野,泛指自然景观。
  • 渴雨:渴望雨水,形容干旱的情况。
  • 惊秋:草木感受到秋的气息,表示季节的变化。
  • 露蔓晨犹泫:早晨的露水依然滴落,泫即滴落之意。
  • 风蝉:傍晚的蝉鸣在风中更加响亮。
  • 明窗对清镜:窗明几净,映照出内心的宁静,暗指反思人生。
  • 世事判悠悠:世间的事情如同流转的时间,让人感到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剑南诗人,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在诗歌上成就卓著,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北方金国的侵扰使他心忧国事,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六月晦日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他在这首诗中,结合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世事的思考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六月晦日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开篇“长夏忽云过”描绘了夏季的变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接着“川原方渴雨,草木已惊秋”,表现出大自然的渴望与季节的交替,暗示着人生中的无常与不易。诗人以露水与蝉鸣作为意象,展现出清晨与傍晚的对比,反映出光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则引导读者思考个人与世事之间的关系。明净的窗子和清澈的镜子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诗人感到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与自然的变迁相互交织,使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富含哲理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夏忽云过:夏季的天空突然转变,暗示着时间的迅速流逝。
  2. 徂年行且休:岁月在此刻似乎停滞,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3. 川原方渴雨:自然界在渴求雨水,象征生命对滋养的渴望。
  4. 草木已惊秋:草木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表现出季节的无情更替。
  5. 露蔓晨犹泫:清晨的露水滴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6. 风蝉暮更遒:傍晚的蝉鸣愈显急促,增添了紧迫感。
  7. 明窗对清镜:明亮的窗前,映照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8. 世事判悠悠:面对无尽的世事,诗人感到无奈与茫然。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长夏忽云过,徂年行且休”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草木“惊秋”赋予了自然以生命,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比喻:窗与镜的比喻,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对外界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夏: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渴雨:生命的渴望与希望。
  • 草木:自然的生命力与季节的变化。
  • 露水: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蝉鸣: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急促。
  • 明窗与清镜:内心的反省与对世事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夏忽云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夏天的热爱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云的赞美
    • D. 对自然的无情
  2. “川原方渴雨”中“渴雨”意味着什么?

    • A. 渴望雨水
    • B. 渴望阳光
    • C. 渴望风
    • D. 渴望月光
  3. 诗的最后两句“明窗对清镜,世事判悠悠”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陆游的《六月晦日作》更加关注于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而陶渊明则更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安宁。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前者略显感伤,后者则更为宁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的生活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