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候管灰初动,条风已发春。
万灵归化育,一气验平均。
农事牛先示,人情蠖欲伸。
优哉汉疏广,樽酒过嘉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气候变化和人们的活动。随着春天的到来,春风轻轻拂过,大地复苏,万物重新焕发生机。农民开始耕作,牛在田间忙碌,人人都感到春天的气息,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在这个时节,大家聚集在一起,畅饮美酒,共庆春天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候管:指春天的来临,候是等待的意思,管是指管弦乐器,暗喻春的乐声在吹响。
- 条风:细微的春风,条指细长,形容春风的轻柔。
- 万灵:指万物生灵,表示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 化育:指自然界的孕育与生长。
- 一气: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 农事:指农耕活动。
- 牛先示:牛是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牛开始出工,预示着春耕的开始。
- 人情蠖欲伸:人们的心情像虫子一样想要伸展,形容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
- 优哉汉疏广:比喻人们在春日的欢快心情,汉疏广是指汉代的优雅和宽广的气象。
- 樽酒:酒杯,象征欢庆的情景。
- 嘉辰:美好的日子,指春天的良辰美景。
典故解析
- 汉疏广:这里借用汉代的盛世,表达一种大气磅礴的春日景象,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山,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
《立春》创作于立春之际,正是农事开始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立春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歌鉴赏
《立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来临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立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候管灰初动,条风已发春”,以春风的轻柔唤起了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希望的感觉。接下来的“万灵归化育,一气验平均”,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均衡,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在描写农事时,诗人用“牛先示”来传达春耕的开始,体现了农民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反映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而“人情蠖欲伸”则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心中充满期待,表达了人们在春天到来之际的欢欣与激动。
最后两句“优哉汉疏广,樽酒过嘉辰”则转向欢庆的场景,酒杯相碰,尽享春日的美好,体现出人们在春天团聚的愉悦心情,诗人用“优哉”一词,渗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浑然天成。
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为背景,融入了人情之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对春天最美好的赞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候管灰初动:春天的到来,万物开始苏醒。
- 条风已发春:春风已经吹起,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万灵归化育:一切生灵在春天的滋养下复苏、成长。
- 一气验平均:春天带来的气息,充满了均衡与和谐。
- 农事牛先示:春耕的开始,牛在田间工作,象征着农忙的来临。
- 人情蠖欲伸:人们的心情像春虫一样渴望伸展,期待春天。
- 优哉汉疏广: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舒畅,仿佛回到了汉代的盛世。
- 樽酒过嘉辰:在这个美好的时节,人们欢聚畅饮,共庆春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情蠖欲伸”,把人情比作虫子的伸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
- 对仗:如“万灵归化育,一气验平均”,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立春的自然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牛:象征着勤劳与农业,暗示着春耕的开始。
- 樽酒:象征庆祝与欢聚,表现了人们的愉悦心情。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 春风:在中国文化中,春风常常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
- 牛:作为农耕的重要力量,牛不仅代表了农业文化,也象征着勤劳与奉献。
- 樽酒: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于庆祝,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候管灰初动”主要指什么? A. 春风的吹起
B. 春天的到来
C. 冬天的结束
D. 秋天的来临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人情蠖欲伸”,表达了人们对__的渴望。
-
判断题:在诗中,牛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对/错)
答案
- B
- 春天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范成大《立春》与孟浩然《春晓》
- 主题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立春》侧重于农事和人情,而《春晓》则更强调清晨的静谧与自然的美。
- 风格对比:范成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孟浩然则偏向于抒情,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