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花》

时间: 2024-12-29 19:09:54

刚条簇簇陈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

磬口种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镕。

根依阳地春风透,瓶倚晴窗日气浓。

一样黄昏疏影处,悬知水月不相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蜡梅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刚条簇簇陈蝇封,
劲叶将零傲此冬。
磬口种奇英可嚼,
檀心香烈蒂初镕。
根依阳地春风透,
瓶倚晴窗日气浓。
一样黄昏疏影处,
悬知水月不相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蜡梅的枝条密密麻麻地生长,宛如被蜻蜓的翅膀封住,
坚韧的叶子在寒冬中傲然挺立。
磬口种的奇特花朵,香甜可口,
檀心的香气浓烈,花蕊刚刚开始融化。
根系依附于温暖的土地,春风透过土壤而来,
瓶子倚靠在晴朗的窗边,阳光的气息愈发浓厚。
在同样的黄昏,疏落的影子映出,
悬念着水与月之间的不可相容。

注释

字词注释:

  1. 刚条:蜡梅的枝条,形容其坚硬挺拔。
  2. 陈蝇封:像被蜻蜓的翅膀封住,形容蜡梅的枝条繁茂。
  3. 磬口:一种花的品种,形容其独特的美味。
  4. 檀心:檀木心材,寓意香气浓烈。
  5. 阳地:阳光照射的地方,象征温暖。
  6. 疏影:稀疏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7. 水月:水中的月影,比喻事物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典故解析:
蜡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尤其是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字仲容,号紫岩,生于南宋,活跃于文学创作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表达了蜡梅花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盛开的坚韧精神,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董嗣杲的《蜡梅花》以其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蜡梅在冬季的独特魅力和坚韧精神。诗中,蜡梅的“刚条簇簇”与“劲叶将零”展现了其在寒冷冬季中独立生存的顽强姿态,正如诗人的精神追求。诗中提到的“磬口种奇英可嚼”,更是赋予了蜡梅花一种鲜活的生命感,让人感受到那种独特的芬芳和可口的美味。

此外,诗人利用“根依阳地春风透”的描写,表现出蜡梅花对阳光和春风的向往,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一句“悬知水月不相容”,则引导读者思考水与月的关系,象征着生活中的矛盾与和谐,或许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体现了董嗣杲高远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刚条簇簇陈蝇封:蜡梅的枝条健康茂盛,像被虫子封住,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2. 劲叶将零傲此冬:冬天的寒风中,蜡梅的叶子依然坚挺,展现了它的傲然与坚韧。
  3. 磬口种奇英可嚼:意指蜡梅的花朵美丽且芬芳,给人以美的享受。
  4. 檀心香烈蒂初镕:蜡梅的香气浓烈,形容花蕊的芳香初现。
  5. 根依阳地春风透: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感受到春风的温暖。
  6. 瓶倚晴窗日气浓:放在窗边的瓶子,阳光透过窗子洒下,氛围温馨。
  7. 一样黄昏疏影处:在黄昏的时刻,蜡梅的影子稀疏。
  8. 悬知水月不相容:暗示水与月的关系,喻示着事物之间的矛盾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的枝条比喻为被虫子封住,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植物以傲然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度。
  • 对仗:整首诗句对称,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体现了坚韧与希望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蜡梅:象征坚韧、高洁,冬天的花朵,寓意着希望。
  2. 阳光:代表温暖与希望,寓意生机与活力。
  3.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反映人生的哲思。
  4. 水月:象征事物之间的不可相容,展现人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蜡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温暖与希望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檀心香烈”指的是什么?
    A. 蜡梅的花香
    B. 春风的味道
    C. 阳光的炙热
    答案:A

  3. “水月不相容”这一句表达了什么寓意?
    A. 自然的和谐
    B. 事物之间的矛盾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冬梅》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冬季花卉,表达了坚韧与不屈的精神,结合了自然与人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董嗣杲诗文集》

以上内容为对《蜡梅花》的全面解析与理解,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