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作者: 吴藻 〔清代〕
图画天然。偶来绝顶,小别尘寰。
清咽泉流,阴生石磴,翠扑峰峦。
上方何处花关,白云与,山僧往还。
梵呗无声,塔铃不语,静證诗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的画面,偶然来到这绝顶之处,暂时离开了尘世的喧嚣。清澈的泉水流淌,阴凉的石阶上长满了绿色的植物,翠绿的色彩扑面而来,映衬着山峰的壮丽。上面到底是哪儿有花开的地方呢?白云和山中的僧人来来往往。没有声响的梵呗,塔铃也不作声,静静地见证了诗与禅的境界。
注释
- 图画天然:自然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
- 绝顶:指高峰或山顶。
- 小别尘寰:短暂离开尘世的生活。
- 清咽泉流:清澈的泉水流动,声音如同低吟。
- 阴生石磴:阴凉之处生长着的石阶。
- 翠扑峰峦:绿色的植物覆盖着山峰。
- 花关:花的栅栏或围栏,象征着美丽的地方。
- 梵呗:佛教的唱诵声。
- 塔铃不语:寺庙钟声不响,暗示一种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意境深远,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藻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修身养性的向往。
诗歌鉴赏
《柳梢青》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逃避与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篇“图画天然”便揭示了自然的美丽,接着通过“偶来绝顶,小别尘寰”抒发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与对高山的向往。通过清泉、石阶、翠绿的描写,诗人将自然的静谧感传递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中“上方何处花关”一语,隐喻着人对美好事物的探索,白云与山僧的来往更增添了诗的禅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一句“静證诗禅”则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的感悟升华到一种哲学思考的高度,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结合深邃的哲思,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了一方清净之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图画天然:自然的景色如同一幅画,蕴含着诗人对景色的赞美。
- 偶来绝顶,小别尘寰:偶然来到这里,暂时离开世俗的纷扰。
- 清咽泉流,阴生石磴:描绘泉水的清澈与石阶的阴凉,展现自然的细腻。
- 翠扑峰峦:绿色植物覆盖在山峰上,形象生动。
- 上方何处花关:询问何处有花开,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白云与,山僧往还:白云与山中的僧人相互往来,增添了生机和意境。
- 梵呗无声,塔铃不语:宁静的环境,暗示一种内心的平和。
- 静證诗禅:在宁静中感悟诗与禅的境界,达到心灵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美景比作画,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白云与山僧的来往,使自然和人融为一体。
- 对仗:如“梵呗无声,塔铃不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尘世的逃避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哲思。通过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清澈与生命,流动的泉水代表着生命的活力。
- 石磴:代表着坚韧与静谧,石阶如人生的旅途。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白云飘渺,寓意心灵的自由。
- 山僧:代表了修道与内心的宁静,山僧的存在增添了诗的禅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人生的思考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梵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佛教的唱诵声
C. 一种诗歌形式
D. 一种饮品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A. 清泉、白云、山僧
B. 城市、灯光、车流
C. 花朵、鸟鸣、秋风
D. 雨水、雷声、船只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B. 佛教的唱诵声
- A. 清泉、白云、山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吴藻的诗相似,都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注重秋天的意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