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真个美。水墨观音难比。闻道观音谁不害。见来须顶礼。徐步金莲满地。那更兰心聪慧。一曲清歌离皓齿。梁尘飞不已。
白话文翻译:
真是美丽。水墨画中的观音无法与之相比。听说观音之美让人心生敬畏,见面时更应顶礼膜拜。她步履轻盈,仿佛金莲花铺满大地,何况她的聪慧如兰。她的一曲清歌,仿佛那洁白的牙齿都在闪烁,仿佛尘埃飞舞不止。
注释:
- 真个美:确实美。
- 水墨观音:指用水墨画描绘的观音形象,通常寓意观音的慈悲与美丽。
- 害:此处为“敬畏”的意思。
- 顶礼:恭敬地行礼,表示尊敬。
- 徐步金莲:金莲象征着优雅的步态。
- 兰心:比喻聪慧、美丽的心灵。
- 清歌离皓齿:形容歌声清脆动听,仿佛洁白的牙齿在微笑。
- 梁尘飞不已:比喻清歌如尘埃般在空中飞舞,不断飘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时期。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达到高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与赞美,反映出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诗歌鉴赏:
《谒金门·真个美》以简洁而充满感情的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美丽与智慧。诗中通过水墨画的比喻,将观音的形象与艺术结合,突显出她的超凡脱俗。诗句中的“顶礼”体现了对观音的尊重,而“金莲满地”则展现了她的优雅与从容。整首诗在对观音的描绘上,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内涵上的深刻,表现出一种敬仰与向往的情感。
此外,诗中提到的“兰心聪慧”,不仅描绘了观音的外在美,更突出了她内在的智慧,这与观音所代表的慈悲、智慧的形象相得益彰。而“清歌离皓齿”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气息,仿佛聆听到了她清脆悦耳的歌声,无不让人心醉。最后的“梁尘飞不已”则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仿佛在描绘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真个美:开篇直入主题,表明观音的美丽。
- 水墨观音难比:用水墨画作对比,展现出观音的独特魅力。
- 闻道观音谁不害:引入观音的美德,表现人们对她的敬仰。
- 见来须顶礼:强调见到观音时应有的礼仪。
- 徐步金莲满地:描绘她的优雅步态,金莲象征高贵。
- 那更兰心聪慧:突显观音的智慧之美。
- 一曲清歌离皓齿:歌声动听,增添了乐趣。
- 梁尘飞不已:描绘歌声的轻盈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墨观音”比喻观音的美,形象生动。
- 对仗:如“徐步金莲满地”与“兰心聪慧”,形成和谐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与赞美,展现了她超凡的美丽与智慧,传达出一种向往和敬仰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观音:象征慈悲与智慧的佛教形象,代表救苦救难。
- 金莲:象征美丽与高贵,常用于形容女性的优雅。
- 兰心:象征聪慧与内在美。
- 清歌:象征艺术与美的表达,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观音的崇敬
C. 对爱情的表达 -
“水墨观音”比喻了什么? A. 观音的美丽
B. 观音的智慧
C. 观音的慈悲 -
诗中提到的“金莲”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平凡
C. 美丽与优雅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有对自然和美的赞美。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观音菩萨》(唐代诗人):同样描绘了观音的慈悲与智慧。
- 《月下独酌》(李白):在主题上虽不同,但同样展现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