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抵富沙二首
作者: 华岳 〔宋代〕
鞭镫两三千里路,
楼台数十万人家。
长虹不吸秋江水,
一叶扁舟飞雪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富沙的初到之感。前两句写长途跋涉的艰辛,鞭打马镫的声音伴随着千里路程,抵达了一个繁华的地方,楼台高耸,居住着数十万的人家。后两句则转为自然景观的描绘,长虹横跨天空,却不吸取秋江的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孤独的美,一只扁舟在雪花般的雨中轻盈地飘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鞭镫:马鞭与镫子的结合,指骑马行走。
- 长虹:指长长的彩虹,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 秋江水:秋天的江水,沉静而清澈。
- 扁舟:小船,形象生动,象征着旅途的轻快。
- 飞雪花:形容雪花轻盈飘落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文景观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其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初抵富沙的时刻,正值旅途中的兴奋与疲惫交织。透过诗人对于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富沙的初到之感。前两句通过"鞭镫"和"楼台"的对比,展现了人们的繁华与忙碌,仿佛能听到马蹄声与人们的喧闹。后两句则转向自然,"长虹"和"扁舟"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长虹横跨秋江,象征着一种美好却又不可触及的远方,而扁舟在飞雪般的雨中轻盈飘荡,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无尽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鞭镫两三千里路: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表达了旅行的劳动与不易。
- 楼台数十万人家:表现了富沙的繁华与人气,展现了人文景观的壮丽。
- 长虹不吸秋江水: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一种孤独感,长虹虽美,却与秋江水无关,暗示人与自然的隔阂。
- 一叶扁舟飞雪花:扁舟象征旅行的轻快,雪花则增添了诗的意境,表达一种洒脱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分别描绘繁华与孤独。
- 意象:使用了“长虹”“扁舟”等意象,营造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情境。
- 拟人:长虹不吸水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表现了旅行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隔阂,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鞭镫:象征旅途的艰辛。
- 楼台:代表繁华与人气。
- 长虹:象征美丽而遥不可及的目标。
- 扁舟:象征自由与轻快。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传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敬畏,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鞭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骑马的工具
C. 一种饮品 -
“长虹不吸秋江水”中,长虹的象征是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旅行的乐趣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旅行的艰辛与美好
C. 人类的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华岳的《初抵富沙》,前者描写了壮阔的自然景致与人生的追求,后者则更多关注旅途中的孤独与繁华。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人文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