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庵》

时间: 2025-01-19 19:45:37

何处仙翁旧隐居,青莲巉绝似蓬壶。

云深未到淘朱洞,雨小先寻炼药炉。

涧下草香疑可饵,林间虎伏试教呼。

闲身佟办供薪水,定肯分山一半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仙翁旧隐居,青莲巉绝似蓬壶。
云深未到淘朱洞,雨小先寻炼药炉。
涧下草香疑可饵,林间虎伏试教呼。
闲身佟办供薪水,定肯分山一半无?

白话文翻译:

这位仙翁曾隐居于何处呢?那青莲峰高耸入云,宛如蓬莱仙境。
云雾深厚,还没有到达那淘朱洞,细雨轻轻落下,我先来寻找炼药的炉子。
涧水底下的草香,让人怀疑可以作为美味的食物,森林中伏着老虎,似乎在试探我呼喊。
我闲来无事,准备供奉一些薪水,想必能与山神分一半的恩惠吧?

注释:

  • 仙翁:指道家修道之人,通常被视为长生不老者。
  • 青莲:代表高洁的品德和修道的境界。
  • 蓬壶: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 淘朱洞:传说中的洞府,隐喻寻求仙道的地方。
  • 炼药炉: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器具,表现出对长生的追求。
  • 草香:指山中野草的香味,象征自然的馈赠。
  • 虎伏:指老虎藏伏的状态,暗示自然界的威严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复,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中,人们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仰。

诗歌鉴赏:

《孙真人庵》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和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追求清静、远离尘嚣的理想。诗的开头,诗人设问“何处仙翁旧隐居”,引发读者思考隐士的栖息之地,勾勒出他理想的境界。接着通过“青莲巉绝似蓬壶”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一个高洁、远离世俗的空间。

诗中“云深未到淘朱洞,雨小先寻炼药炉”暗示了修道者的追求与等待,以及对山水的亲近。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感受到草香,甚至联想到可以作为美食的可能,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林间虎伏试教呼”则引入了一种野性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威严。

最后两句提到闲适的生活和对山神的供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幽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仙翁旧隐居”:询问仙翁的隐居之地,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2. “青莲巉绝似蓬壶”:描绘青莲山的高耸,象征理想的仙境。
  3. “云深未到淘朱洞”:云雾深厚,还未抵达理想之地,暗示追求的艰辛。
  4. “雨小先寻炼药炉”:小雨中寻求炼药之地,表现出对长生的渴望。
  5. “涧下草香疑可饵”:涧水底的草香,让人想象可以食用,体现自然的馈赠。
  6. “林间虎伏试教呼”:老虎藏伏在林中,暗示与自然的威严相对。
  7. “闲身佟办供薪水”:悠闲准备供奉,展示对自然的恭敬。
  8. “定肯分山一半无?”:问山神是否会分享恩惠,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莲比作蓬壶,增强了诗的意象感。
  • 拟人:将草香和老虎赋予人性,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和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翁:象征着理想的隐士生活。
  • 青莲:高洁、理想的象征。
  • 炼药炉:追求长生的象征。
  • 虎伏:自然界的威严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莲”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理想的隐士生活
    •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2. 诗中提到的“炼药炉”代表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 C. 对世俗的反叛
  3. 诗中“林间虎伏”一句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温柔
    • B. 自然的威严
    • C. 人的脆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孙真人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写了隐士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范成大更注重对隐士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