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晓起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
不眠秋漏近,多病晓屏寒。
咄咄渠何怪,休休我自阑。
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情景:狡猾的老鼠沿着铃索爬行,饥饿的乌鸦在啄食井栏。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睡,感到秋天的漏水声越来越近,病痛让我在清晨的屏风前感到寒冷。唉,这些事有什么可怪的呢?我只好在这里自我安慰。早晨的阳光洒在牙门上,箫声和鼓声传来,显得格外平安。
注释:
- 黠鼠:狡猾的老鼠;“黠”表示聪明、机灵。
- 饥鸦:饥饿的乌鸦;“鸦”是乌鸦的意思。
- 秋漏:秋天的漏水声,暗指时间的流逝。
- 牙门:指门牙,象征着家门口;“牙”有门的意思。
- 箫鼓:古代乐器,通常在节庆时演奏,象征着平安喜乐。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意象的组合,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容,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晓起》作于诗人清晨醒来之际,描绘了他在秋天早晨的感受,反映了他在多病之身下的孤独与思考。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晓起》是一首描绘清晨静谧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晨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又平静的心境。诗的开头以“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引出,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存的艰难。狡猾的老鼠和饥饿的乌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思考。“不眠秋漏近,多病晓屏寒”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无法入眠的困扰,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寒冷和忧伤。这种深沉的孤独感在“咄咄渠何怪,休休我自阑”中得到升华,诗人似乎在自我调侃,试图找到内心的安慰。
最后两句“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则给人一种温暖的转折,早晨的阳光和乐器的声响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活的延续。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黠鼠缘铃索:描绘了老鼠的狡猾,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 饥鸦啄井栏:表现了生存的艰辛,乌鸦的饥饿象征着生命的无奈。
- 不眠秋漏近:表达了秋夜漫长,诗人因病痛而难以入眠的情境。
- 多病晓屏寒: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寒冷,展现了诗人的脆弱与敏感。
- 咄咄渠何怪:自我调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接受。
- 休休我自阑:诗人选择自我安慰,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牙门朝日上:象征着希望的到来,寓意新的一天的开始。
- 箫鼓报平安:乐器声象征着安宁与祥和,给人以慰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黠鼠”“饥鸦”比喻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拟人:老鼠和乌鸦被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病痛中的思考与自我安慰,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平安的心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鼠:象征狡猾与生存的竞争。
- 鸦:象征饥饿与无奈。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日:象征希望与新生。
- 箫鼓:象征平安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黠鼠”指的是: A. 聪明的老鼠
B. 懒惰的老鼠
C. 生病的老鼠
D. 饿的老鼠 -
诗中“牙门朝日”象征着: A. 绝望
B. 希望与新生
C. 失落
D. 黑暗 -
“多病晓屏寒”表达了诗人的: A. 高兴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相似。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晓起》与王维的《鹿柴》都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但《晓起》更多地关注生活的琐事与内心的孤独,而《鹿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范成大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