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後得其简因叙下情》
时间: 2025-01-06 04:3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者报君诗,妄说良有以。
昔予在京师,多为人所诋。
短章然无工,实未甘艺比。
因君有过褒,聊且发愤悱。
何言敢为师,乃是贵不韪。
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此论苟一出,是非必蜂起。
偶尔道瘖聋,多疑已窃指。
虽恃不欺衷,恨未致速死。
安得二顷田,归耕曷为耻。
谁能事州郡,鸡狗徒聒耳。
白话文翻译:
前面我回信给你的诗,实在是无意中说了些不当的话。
我曾在京城,常常被人非议。
我的短诗虽然没有工整,但我并不甘心与那些技艺高超的人相比。
因为你对我的过分赞美,我只好在此发泄我的愤懑。
我何敢自称为老师,恐怕是自贬身价。
平常遭到闲言碎语,集聚起来就像毒箭一样。
如果这番话一旦说出,非议必定会蜂拥而至。
偶尔有些人说我聋哑,怀疑我已被人窃指。
虽然我信守诚实,但恨不得能快点解脱。
怎么能够拥有二顷田地,回去耕作又有什么可耻的呢?
谁能去做州郡的官,听到的只不过是鸡犬之声。
注释:
- 妄说:无意中说出,或是随意地说。
- 诋:诋毁,指责或贬低。
- 短章:短小的诗句。
- 工:指工整、技艺的高超。
- 褒:赞美。
- 韪:正当、合适。
- 口语:闲话、流言。
- 毒矢:比喻伤人的话。
- 是非:指责、争议。
- 瘖聋:暗指被人指责的状态。
- 州郡:指地方官吏,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
- 鸡狗徒聒耳:指无聊的声音,喧闹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抒情和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收到韩三子的信后,表达了他对外界非议的无奈与愤懑。诗中提到的京师生活,暗示了他在繁华都市中所遭遇的种种压力与困扰。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後得其简因叙下情》,以回复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中充满了对自我艺术追求的反思与对外界压力的无奈。他在诗的开头坦诚自己无意中说了不当之言,接着回忆在京城时遭受的非议,显示出艺术创作与外界评价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自我艺术水平的不满,愈加突显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的几句中,他将外界的闲言碎语比喻为“毒矢”,展现了他对这些非议的厌恶与反感。最后,他通过对耕作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宁愿回归田园、远离官场纷争的心愿,反映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示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身艺术追求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者报君诗,妄说良有以。”:开篇自谦,提及之前回信的诗是不当之言。
- “昔予在京师,多为人所诋。”:忆及在京城时常遭人非议,表达对外界评价的不满。
- “短章然无工,实未甘艺比。”:自认为短诗虽不工整,但不愿与他人比拼技艺。
- “因君有过褒,聊且发愤悱。”:因对方的过度赞美,激起心中的愤懑。
- “何言敢为师,乃是贵不韪。”:自谦不敢自称为师,认为是不当之举。
- “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平日遭受的闲言碎语如同毒箭一样刺痛。
- “此论苟一出,是非必蜂起。”:一旦说出这些话,便会引起众多非议。
- “偶尔道瘖聋,多疑已窃指。”:偶尔会被人指责为聋哑,多疑的人已开始指责自己。
- “虽恃不欺衷,恨未致速死。”:虽自信不欺,内心却渴望解脱。
- “安得二顷田,归耕曷为耻。”:希冀拥有二顷田地,回归耕作,认为无可耻之处。
- “谁能事州郡,鸡狗徒聒耳。”:谁愿意去做官,听到的不过是鸡犬之声的嘈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言比作“毒矢”,形象生动地表达其伤害性。
- 反语:自称“短章然无工”,实则反映出其对艺术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评价的无奈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反映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个体艺术家的压力与误解。
意象分析:
- 京师:象征繁华与压力,反映诗人的生活环境。
- 毒矢:比喻流言蜚语带来的伤害,表现出对外界非议的抵触。
- 二顷田:象征理想的田园生活,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鸡狗:象征纷扰的官场生活,表现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毒矢”比喻什么?
- A. 许诺
- B. 流言
- C. 情感
- D. 诗句
-
诗人希望拥有的是什么?
- A. 官职
- B. 田地
- C. 财富
- D. 名声
-
诗中“鸡狗徒聒耳”意指什么?
- A. 生活安静
- B. 官场纷扰
- C. 自然和谐
- D. 诗歌之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与陶渊明,二者都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梅尧臣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愤懑更为明显,而陶渊明则更显得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梅尧臣诗选解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