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假道趋南浦,排墙度小沟。
仙人中摘李,邻里外依刘。
良友经时集,清贫觉我优。
槟榔初不设,佳茗或相投。
白话文翻译:
我走小路向南去,翻过墙壁越过小沟。
像仙人一样在树上摘李子,邻里在外面依靠着刘家。
良朋好友常常聚会,清贫的生活让我感到优越。
刚开始没有槟榔,或许会有清茶相陪。
注释:
- 假道:借道,指借用小路。
- 趋:走向,前往。
- 南浦:南边的河岸。
- 排墙:翻越墙壁。
- 小沟:小水沟。
- 仙人:指超脱于世俗之人,或神仙。
- 摘李:采摘李子。
- 邻里:邻居。
- 良友:好朋友。
- 经时:常常。
- 清贫:生活简朴,不富裕。
- 觉我优:觉得自己生活得更好。
- 槟榔:一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常用作零食。
- 佳茗:好茶。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仙人”一词可以联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强调作者所追求的超脱与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与田园诗意有一定的相似性,显示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是宋代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了当时文人追求清新脱俗的影响,常常描绘田园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与邻里和睦相处的理想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简朴清贫生活的欣赏与满足。
诗歌鉴赏:
朱翌的《归去来围南邻刘家菜圃近许辟路相通》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全诗通过描绘南浦的小路、邻里的和睦关系以及良友的相聚,展示了一幅田园诗意的生活画面。开篇的“假道趋南浦”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场景,仿佛一位诗人正漫步于乡间的小道,周围是清新的空气和愉悦的自然气息。
在“仙人中摘李,邻里外依刘”这两句中,朱翌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情的和谐,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采摘李子的形象不仅传达了丰收的喜悦,也暗示了在这个小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是多么丰富而美好。
“良友经时集,清贫觉我优”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在清贫中获得的精神满足,以及与朋友们共享生活的快乐。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物质的贫乏并不妨碍内心的富足,反而在简朴的生活中,他感受到了更深层次的幸福。
结尾的“槟榔初不设,佳茗或相投”则是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茶与槟榔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在描绘简单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珍惜,体现了“清贫自乐”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假道趋南浦:借小路去南边的河岸,写出一种闲适的出行方式。
- 排墙度小沟:翻过墙壁,跨过小沟,表现了生活的简单和自然。
- 仙人中摘李:如同仙人在摘取李子,暗示闲适的田园生活。
- 邻里外依刘:邻居们聚在刘家,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 良友经时集:好朋友常常相聚,展示了友情的珍贵。
- 清贫觉我优:在清贫的环境中感到生活的优越。
- 槟榔初不设:刚开始没有槟榔,表明生活的朴素。
- 佳茗或相投:或许有好茶相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邻里聚会比作仙人采摘,增加了生活的诗意。
- 对仗:如“良友经时集,清贫觉我优”,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假道”“排墙”“度小沟”的方式,增强了诗的叙述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邻里之间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展现了一种清贫而优雅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浦:象征着自然和宁静的环境。
- 仙人:代表着理想生活的超脱与自由。
- 李子:象征着丰收与生活的甜美。
- 良友:象征着珍贵的友谊与人际关系。
- 清贫:代表着简朴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假道趋南浦”是什么意思?
A. 走向北边的河岸
B. 借小路去南边的河岸
C. 走过山坡 -
诗人通过“良友经时集”想表达什么?
A. 朋友之间的聚会很少
B. 朋友之间的聚会常常
C. 朋友之间的聚会很奢华 -
诗中提到的“槟榔”代表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简朴
C. 生活的奢侈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田园生活的乐趣。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田园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朱翌与陶渊明:二者都追求田园生活,但朱翌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田园诗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