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宦来京洛,相逢久更亲。
丹心期为国,白发易催人。
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
呤边频自感,还染九衢尘。
白话文翻译:
我因薄微的官职来到京城洛阳,与你相逢已久,因此更加亲近。
我满怀赤诚希望为国家效力,然而白发却容易催促人老去。
夜晚寒冷,乌鸦惊起了夜色,霜明亮时,鸡鸣唤醒了清晨。
在吟唱的边缘,我时常感慨,自己也沾染了这繁华尘世的污垢。
注释:
- 薄宦:指微薄的官职。
- 丹心:比喻赤诚的心,指忠诚之心。
- 九衢:指繁华的街市,象征世俗生活。
- 呤边:指吟唱的边缘,表达了诗人在吟唱时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宋代诗人,官至知州,以诗文见长,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朴实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朋友郑震重聚之时,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相逢的亲切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施枢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薄宦来京洛”引入,透露出诗人处于微薄职务的无奈与对朋友的珍惜。接着“丹心期为国”,表达了他虽处微职但仍抱有一腔热忱,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白发易催人”则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令人感到忧虑和感伤。
后两句中,“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清晨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呤边频自感,还染九衢尘”则将诗人的感慨与繁华尘世的喧嚣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自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地反映了士人的忠诚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薄宦来京洛”:诗人因微薄的官职而来到京城洛阳,意在表明自己身份的卑微。
- “相逢久更亲”:与郑震久别重逢,更加亲近。
- “丹心期为国”:怀有赤诚之心,希望为国效力。
- “白发易催人”:感叹岁月催人老,人生短暂。
- “月冷乌惊夜”:夜晚寒冷,乌鸦受到惊扰,暗示孤独与不安。
- “霜明鸡唤晨”:清晨的霜明亮,鸡鸣唤醒人们,象征新的一天。
- “呤边频自感”:在吟唱时常常感慨,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思索。
- “还染九衢尘”:最终也难逃世俗的尘埃,感到无奈。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如夜与晨)、拟人(如“乌惊”、“鸡唤”)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赤心、对人生短暂的惋惜,以及对繁华尘世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意象分析:
- 薄宦:象征微薄的权力与身份。
- 丹心:象征忠诚与赤诚的志向。
- 白发: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九衢尘:象征世俗的繁华与尘世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施枢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丹心期为国”中“丹心”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心
- B. 忠诚的心
- C. 恋爱的心
- D. 冷酷的心
-
诗中提到的“九衢尘”象征什么?
- A. 乡村的宁静
- B. 繁华的都市生活
- C. 清新的空气
- D. 远离尘世的隐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施枢与杜甫均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人生的感慨,但施枢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现实的无奈,而杜甫则在宏观层面上多了些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却又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施枢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