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时间: 2025-01-04 10:08:06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

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闻此夜携琴宿,
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
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
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
官微同在谢公门。

白话文翻译:

这夜忽然听见有人携琴而宿,
我不禁叹息平时的尘世喧嚣。
庭院中的树木已经衰败,月光照得空寂悠长,
城外的锤声急促,与霜花相映成辉。
我仍持副职留在军府,
没有人推荐我高雅的诗词,直至宫墙之内。
谁还会去问南飞的雁鸟,
我们的官职微小,与谢公的门第相比无异。

注释:

  • 携琴宿:带着琴夜宿,指携带乐器在夜晚住宿。
  • 尘吏:指官吏,常常被尘世的喧嚣所困扰。
  • 庭木已衰:庭院中的树木已经枯萎。
  • 城砧自急:指城内的锤声急促,通常指作坊的声音。
  • 副节:副职的节令,指官职。
  • 未荐高词:未被推荐的高雅诗词。
  • 谢公门:谢公是谢安,东晋名士,门第代表高门大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约748年-约829年),字义山,号少微,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事,风格清新而又沉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益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个人才华未被重用的惋惜。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和对比,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携琴宿”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感慨。开头的“忽闻此夜携琴宿”,便引发了对喧嚣尘世的反思,诗人用“叹”字表达了对平常生活的无奈与不满。接下来“庭木已衰空月亮”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景象,月亮的空寂与庭院中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紧接着,城里的锤声与霜花交织,给人以时光流逝之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诗人以副职的身份自处军府,未能得到重用,反映出对才能无法施展的无奈,“未荐高词直掖垣”更是直白地表达出内心的失落与对高雅词章的渴望。结尾的“谁问南飞长绕树”,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淡淡的悲凉,官职微小与谢公门的对比,揭示了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差距。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李益的艺术才华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闻此夜携琴宿:开篇点明时间与情境,引入主题。
  2. 遂叹常时尘吏喧:表达对官场喧嚣的感慨。
  3. 庭木已衰空月亮:描绘庭院景象,暗示衰败与孤独。
  4. 城砧自急对霜繁:描写城市的忙碌与寒冷的景象,传递时光流逝。
  5. 犹持副节留军府:自述身份,表达无奈。
  6. 未荐高词直掖垣:直言未被重用,内心失落。
  7. 谁问南飞长绕树:感叹无人问津,孤独感加深。
  8. 官微同在谢公门:以高低对比,揭示社会地位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庭木”与“月亮”的对比,增强凄凉感。
  • 拟人:赋予城市声音,增加诗的生动性。
  • 象征:月亮、庭木象征孤独与衰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个人才华未被重用的惋惜,透过对夜景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才华与艺术,诗人希望通过琴声表达情感。
  2. 月亮:象征孤独与清冷,映衬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3. 庭木:衰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尘吏”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官吏
    C. 文人
    D. 商人

  2. “庭木已衰空月亮”中,“月亮”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财富
    D. 荣耀

  3.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谁?
    A. 东晋名士
    B. 唐代诗人
    C. 北宋文人
    D. 明代官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益与杜甫的作品都涉及到对社会地位与个人情感的反思,李益的诗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失落,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