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时间: 2025-01-19 19:55: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作者:李益〔唐代〕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负青山诺,今还获所欲。
尝闻玉清洞,金简受玄箓。
夙驾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矫轻策,扪石入空曲。
仙人古石坛,苔绕青瑶局。
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前惊羽人会,白日天居肃。
问我将致辞,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
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
视之了不识,三返又三复。
归来问方士,举世莫解读。
何必若蜉蝣,然后为跼促。
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劳歌叩山木。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诗人前往华山拜访隐者的经历。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在官府里少有时间休息,心中一直怀念青山的承诺。这次终于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前往玉清洞,聆听道教的经典。诗人驾云而行,游荡在霞光之中,感受到了自由自在的快意。
进入空灵的曲径,来到仙人所居之地,古老的石坛被青苔环绕。阳光照耀下的桂花显得格外美丽,阴影中的罗伞也显得生机勃勃。在这里,诗人听到了隔世的丹经,见到了清澈的泉水流淌。突然遇见了羽人,白天显得庄严肃穆。
诗人问羽人该如何言辞,羽人却相视而笑。诗人于是竖身而起,抬头看到双白鹤飞翔。随手掉落的一张纸上写满了字,但字迹却难以辨认。诗人反复查看,却仍然无法理解。最终回去向方士请教,却发现世人对此无能为力。
诗人感叹,何必像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才去追求那短促的荣华富贵。对于宦游之人,这样的追求实在是可悲。再次出发已无期,痛苦地叩击着山木,似乎在感叹自己的无奈。
注释:
- 三考四岳:指对四面八方的山岳进行考察。
- 官曹:指官府,表示诗人忙于政务。
- 青山诺:指对青山所许下的诺言。
- 玉清洞:道教名胜,传说中仙人居住之地。
- 升天行:指乘云而行,意指修仙之道。
- 丹经:道教经典。
- 羽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能够飞翔。
- 蜉蝣:指蜉蝣虫,生命短暂,象征短暂的荣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玉清洞”是道教的重要场所,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修道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丹经”则是道教中的经典文献,代表着修炼的法门和智慧。诗人通过访仙之旅,反映了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以诗歌题材多样和风格独特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尤其对隐者生活有深刻的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和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与隐者的相遇,表达了对道教生活的向往和个人追求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益的《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诗作。整首诗以华山为背景,通过对隐者生活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阳桂凌烟紫”、“阴罗冒水绿”,展现了华山的秀美景致,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诗人在描绘与隐者的交流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他与羽人相遇,虽有短暂的交流,却因无法理解而感到困惑。这里既有对道教智慧的渴望,也暗含对世俗繁华的反思。诗人用“鄙哉宦游子”自嘲,表现了对官场和世俗生活的厌倦,最终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李益用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文字,传达了对自由、道教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令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考四岳下:表达诗人对山岳的考察,暗示对自然的向往。
- 官曹少休沐:说明诗人在官场中忙碌,难得休息,反映出内心的疲惫。
- 久负青山诺:强调对山的承诺,体现对理想的追求。
- 今还获所欲:终于能够实现愿望,带来一丝喜悦。
- 尝闻玉清洞:提到道教圣地,展示了文化背景。
- 云游恣霞宿:描绘自由自在的心境。
- 仙人古石坛:描写隐者居所,增添神秘感。
- 隔世闻丹经:表达对道教经典的向往。
- 问我将致辞:与隐者的对话,反映出交流的无奈。
- 归来问方士:显示出对道教知识的追求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阳桂凌烟紫”,将桂花的美丽与阳光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
- 拟人:如“笑之自相目”,赋予隐者以情感,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渴望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仙人:代表着超脱于世俗的智慧与境界。
- 丹经:象征着道教的智慧与修炼之路。
- 白鹤:象征着自由与高洁的志向。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清洞”是哪个文化的象征?
- A. 佛教
- B. 道教
- C. 儒教
- D. 释教
-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热爱
- B. 无奈
- C. 忽视
- D. 崇拜
-
诗中提到的“鄙哉宦游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的向往
- B. 对隐士生活的羡慕
- C. 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 D. 对自由的渴望
答案:
- B. 道教
- B. 无奈
- C. 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但王维的风格更加宁静。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与李益的作品相似,均表达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但孟浩然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