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题画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8 02:00:57

笔阵雁排空。

白雪芦花绛雪枫。

眼底流霞忺共酌,生风。

斗茗才华倒印红。

喝火忆相逢。

鹧语犀心一点通。

双管灯前脂粉饰,谁同。

待看当头月正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题画二首 其一
作者: 吴湖帆

笔阵雁排空。
白雪芦花绛雪枫。
眼底流霞忺共酌,生风。
斗茗才华倒印红。
喝火忆相逢。
鹧语犀心一点通。
双管灯前脂粉饰,谁同。
待看当头月正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的景象,笔阵如雁在天空中飞翔,白雪下的芦花和绛色的枫树交相辉映。眼前的美景如同流动的霞光,与友人共饮,感受到阵阵凉风。对饮时的才华与妙趣映照出红色的光影,回想起曾经的相聚。轻声的鹧鸪鸣叫,心灵的沟通让彼此更加亲近。灯下的脂粉装点着的人影,究竟有谁与我相伴?静待那明月高悬,照耀一切。


注释

  • 笔阵:比喻仿佛笔划如阵列的雁群,形象生动。
  • 雁排空:指大雁成群飞翔,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 白雪芦花:白雪之下的芦苇花,体现冬日的寒冷与美丽。
  • 流霞:指夕阳下流动的云彩,色彩绚丽。
  • 斗茗:比喻饮茶,"斗"字有争斗之意,表明气氛热烈。
  • 鹧语:鹧鸪的叫声,象征温馨的交流。
  • 双管灯前:灯光下,双管指的是一种乐器,暗示情趣。
  • 脂粉饰:指女性的妆容,流露出生活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子璜,号湖帆,晚号南窗,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及书法家。他的作品多表现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吴湖帆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友谊以及自然美的深刻体悟。词中所描绘的场景既有冬日的寒冷,也有饮酒作乐的温暖,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吴湖帆的这首《南乡子 题画二首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冬日的秀美景象,运用丰富的意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开篇的“笔阵雁排空”便引人入胜,展现出一种壮丽的画面。接下来的“白雪芦花绛雪枫”则通过对比色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热烈的氛围,似乎在述说着冬季的静谧与生机。

全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眼底流霞忺共酌,生风”一句,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了与友人共饮的畅快,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通过“斗茗才华倒印红”,既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交流的热爱,也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烈态度。

诗的最后两句“待看当头月正中”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吴湖帆作为画家与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阵雁排空:描绘冬季天空中大雁成阵飞翔的景象,生动形象。
  2. 白雪芦花绛雪枫:冬雪覆盖下的芦花和红枫,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3. 眼底流霞忺共酌,生风:眼前的美景似流动的霞光,与友人共饮,感受自然的清新。
  4. 斗茗才华倒印红:比喻饮茶时的才华横溢,暗喻红色的酒杯,生动有趣。
  5. 喝火忆相逢:回忆与朋友的相聚,温暖而亲切。
  6. 鹧语犀心一点通:鹧鸪的鸣叫象征心灵的沟通,亲密无间。
  7. 双管灯前脂粉饰,谁同:灯前的女子妆饰,暗示生活的繁华与孤独。
  8. 待看当头月正中:期待着明月高悬,象征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笔阵雁排空”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雪芦花绛雪枫”,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如“眼底流霞”,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雁:象征自由与壮丽。
  • 白雪:代表冬天的宁静与纯洁。
  • 芦花与枫:相互映衬,象征生命的对比与和谐。
  • 流霞:象征着变化与美好时光的流逝。
  • 明月:象征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笔阵雁排空”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 A. 河流
    • B. 天空中的大雁
    • C. 树木
  2. “白雪芦花绛雪枫”中的“白雪”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冬天
    • C. 夏天
  3. “待看当头月正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期待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情感的融合。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现对友谊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吴湖帆的《南乡子》与李清照的《临江仙》,两者均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但吴湖帆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