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吹雨暗天涯,越鸟巢翻何以家。岭上万松都斫尽,西湖新路欲排叉。
白话文翻译:
秋风带着细雨吹拂,天涯一片昏暗,越鸟的巢穴翻了,何处才是它的家?山岭上的万松都被砍伐殆尽,而西湖的新路却要交错开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常用来表示离家远。
- 越鸟:指的是越南地区的鸟,寓意离乡的游子。
- 巢翻:巢穴翻倒,暗示家园被破坏或失去。
- 岭:山岭,指高大的山脉。
- 万松:成千上万的松树,象征自然的美好。
- 斫尽:砍伐完毕,形容毁坏的严重程度。
- 欲排叉:想要交错开来,指道路的拓展。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越鸟”一词可以联想到《诗经》中对离乡游子的描写,表现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园破坏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作品表现细腻、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诗风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际,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破坏与人们对家园的思念,借此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越州歌二十首 其五》以秋风雨景开篇,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诗中“秋风吹雨暗天涯”,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令人感受到一种情景交融之美。诗人通过“越鸟巢翻何以家”表达了对家园失落的感慨,越鸟象征着游子,巢穴的翻倒则暗示着家园的破坏,深刻揭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着,“岭上万松都斫尽”更是将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向高潮,万松的砍伐不仅是物质的损失,更是对自然和谐的破坏,映射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侵害。最后一句“西湖新路欲排叉”,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虽然路在扩展,但却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人事变迁的敏感反应,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吹雨暗天涯:描绘了秋风带着细雨,天际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 越鸟巢翻何以家:越鸟的巢穴翻转,暗示着家园被摧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岭上万松都斫尽:山岭上的松树被砍伐完毕,象征自然环境的破坏。
- 西湖新路欲排叉:新开辟的道路交错延展,暗示着人类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的破坏。
修辞手法:
- 比喻:越鸟象征游子,巢翻表明对家园的失去。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联系,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秋风雨景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萧瑟与思念。
- 越鸟:代表游子,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 万松: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旺盛。
- 西湖新路:代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越鸟巢翻”指的是什么? A. 家园被毁
B. 鸟在飞翔
C. 秋天的到来
答案:A -
诗句“岭上万松都斫尽”表现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好
B. 环境的破坏
C. 人类的繁荣
答案:B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亮引发游子的乡愁。
诗词对比:
- 汪元量与王维: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感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诗常常展示隐逸的生活,而汪元量则关注社会变迁对自然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相关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