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官舍》

时间: 2025-01-04 07:08:00

晓鞭驿马入东州,瘦骨稜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国,江山如待客登楼。

市沽鲁酒难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

日暮凭阑穷目力,一行征雁塞边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鞭驿马入东州,
瘦骨稜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国,
江山如待客登楼。
市沽鲁酒难为醉,
座咽胡笳易得愁。
日暮凭阑穷目力,
一行征雁塞边头。

白话文翻译:

清晨,驿站的马匹进入东州,
它们瘦弱的骨骼在冷清的秋季中显得更加怯懦。
天地无情,人离国去,
江山却如同等待客人登高远望。
在市上买鲁酒却难以醉倒,
坐在这里听胡笳声易生愁绪。
黄昏时分,我倚着栏杆竭尽目力,
只见一行归雁飞向边塞。

注释:

  • 晓鞭:早上的鞭声,指驿马在清晨出发。
  • 驿马:指的是驿站的马匹,象征着行旅和漂泊。
  • 瘦骨稜嶒:形容马匹瘦弱,骨骼突起,表现出它们的疲惫。
  • 怯素秋:对冷清秋天的畏惧,表现出对孤独和萧条的感受。
  • 天地不仁:指天地对人情冷漠,无情地让人离开家乡。
  • 如待客登楼:把江山比作等待宾客的楼台,表现出一种静待的情感。
  • 市沽鲁酒:在市场上买鲁酒,鲁酒是山东的名酒,难以醉倒暗示心情低落。
  • 座咽胡笳:坐着听胡笳声,胡笳是一种乐器,象征忧愁的音乐。
  • 一行征雁:指归雁飞往北方,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描绘边塞风光和人情百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旅途之际,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思念与对秋冬季节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离别、孤独和自然景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东平官舍》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便以清晨的驿马入东州为景,迅速带入了诗人的旅程之中。诗人通过描绘驿马的瘦弱和怯懦,巧妙地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似乎也在暗示着他自己的处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天地的冷漠表达了无奈与失落,家国的离去让他感受到深深的惆怅。江山如同在等待客人登楼,这种比喻生动而形象,既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的追忆。

接着,诗人转向市井,鲁酒难以醉倒、胡笳声易生愁,这一对比映射出他对快乐的渴求与现实的无奈。即使在热闹的市场中,心情依旧沉重,无法忘却心中的忧愁。

最后两句“日暮凭阑穷目力,一行征雁塞边头”,在黄昏的时刻,诗人极力眺望,远望归雁,仿佛希望能从中找到归属感,却只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孤独与离愁。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情感深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家国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鞭驿马入东州:描绘清晨的旅途,驿马象征着奔波。
  2. 瘦骨稜嶒怯素秋:表现秋季的凄凉,暗示诗人的孤寂。
  3. 天地不仁人去国:强调自然的冷漠和人离乡的悲哀。
  4. 江山如待客登楼:将壮丽的江山比作迎客的楼台,充满寓意。
  5. 市沽鲁酒难为醉:尽管有酒,却不能解愁,显示内心的苦闷。
  6. 座咽胡笳易得愁:乐声虽美,却更增愁绪,反映诗人的忧伤。
  7. 日暮凭阑穷目力:日落时分,诗人极力眺望,表现其渴望与无奈。
  8. 一行征雁塞边头:远望归雁,象征思乡和孤独感的加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比作待客的楼,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市沽鲁酒难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驿马:象征漂泊与无尽的旅程。
  • 鲁酒:代表故乡的记忆,承载着诗人的乡愁。
  • 胡笳:乐器声象征着愁苦与思念。
  • 征雁:归雁象征着离别与渴望归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晓鞭”指的是什么?

    • A. 晚上的鞭声
    • B. 早上的鞭声
    • C. 中午的鞭声
    • 答案:B
  2.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江山的美丽?

    • A. 夕阳
    • B. 待客的楼
    • C. 高山
    • 答案:B
  3. “日暮凭阑穷目力”中,诗人想要做什么?

    • A. 休息
    • B. 眺望
    • C. 写诗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东平官舍》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汪元量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思乡情,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