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湖风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白话文翻译:
太湖的风卷起了高高的浪头,装饰华丽的小船在波浪中摇晃得不稳。
我倚着船篷的窗户目不转睛地看着外面,船头和船尾宛如破烂的弓和刀。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交界处。
- 风卷浪头: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起。
- 锦柁:指装饰华丽的小船。
- 坐不牢:形容船在波浪中摇晃不稳。
- 篷窗:船上用来遮挡风雨的窗帘。
- 垂两目:形容眼睛低垂,专注地看。
- 烂弓刀:比喻船头和船尾的样子像坏掉的弓和刀,暗示船的破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烂弓刀”,可能隐含了对生活不易的感慨,寓意着生活的艰辛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德修,号梅隐,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湖州地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汪元量在太湖游览时,反映了他在船上面对自然风光的感受,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体的脆弱。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与船上摇晃的情景,呈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感受到的无奈与孤独。开头两句直观地呈现出太湖的风浪,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汪元量通过“锦柁”一词,既显示出船的华丽,又暗含其在浪涛中显得脆弱不堪。接下来的两句则更加细腻,诗人靠着篷窗,目光凝视外界,似乎在沉思与感慨。船头船尾如同“烂弓刀”,不仅描绘了船的破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助与茫然。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令人感受到一种身处波涛之中的孤独感,与人世间的无常交织在一起。汪元量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湖风卷浪头高:太湖的风势强劲,浪头高起,展现出自然的伟力。
- 锦柁摇摇坐不牢:华丽的小船在浪中摇晃,显示出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
- 靠著篷窗垂两目:诗人依靠在船的篷窗上,目光低垂,表达内心的思考与迷茫。
- 船头船尾烂弓刀:船的破旧状态不仅是环境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所承受的生活压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头和船尾比作“烂弓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船的破旧和无力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表达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在风浪中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湖:宽广与深邃,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人的渺小。
- 风浪:动荡与不安,暗示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
- 锦柁:华美与脆弱,象征着人世间的美好与脆弱的一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太湖风卷浪头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太湖的赞美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船的喜爱 -
“船头船尾烂弓刀”中的“烂弓刀”主要象征什么?
A. 船的华丽
B. 生活的希望
C. 船的破旧与无力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人生感慨。
- 李白《庐山谣》:展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湖州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及个人的无力感,而后者则更为豪放,充满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两者的写作风格与情感基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汪元量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