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浩然》

时间: 2025-01-19 19:44:27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意思解释

赠孟浩然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白话文翻译:

我非常喜爱孟浩然这位朋友,他的风流才华是世人所共知的。
他抛弃了权贵的地位,选择在白头之时躺卧于松林云间。
他在月光下常常醉酒,迷恋花草却不事于世。
高山又怎能仰望,唯有在这里向清香致意。


注释:

  • 孟夫子: 指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好友。
  • 轩冕: 指官位和权力。
  • 醉月: 在月光下饮酒,形象地表现出对自然的陶醉。
  • 迷花: 对花草的迷恋,表示对世俗事物的无心。
  • 高山安可仰: 形容高山的伟岸,表达对理想的仰慕。

典故解析:

  • 松云: 代表隐士生活,隐士通常选择山林作为栖息之所,以寄托对自由的追求。
  • 清芬: 指高洁的香气,象征高尚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的豪放诗风,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白与孟浩然相识之际,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深厚友谊和对其隐逸生活的赞美。孟浩然选择了远离官场的生活,李白对此深感钦佩。


诗歌鉴赏:

《赠孟浩然》是一首充满友谊与赞美的诗,李白通过对孟浩然生活选择的描绘,表达了对他高洁人格和隐士情怀的钦佩。诗中,李白以“吾爱”开篇,极为真挚地展示了他对孟浩然的欣赏。接着,诗人用“红颜弃轩冕”来描绘孟浩然弃官归隐的高洁选择,传递出一种对世俗权力的蔑视。

李白的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自由、洒脱的文人形象,既醉心于自然之美,又不羁于世俗的束缚。最后一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友谊基调,也反映了李白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豪情与风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喜爱与钦佩,称他为“夫子”,显示出尊重。
  2.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描绘孟浩然抛弃权位,选择隐居于山林的生活。
  3.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强调孟浩然沉醉于自然,而不参与官场的事务。
  4.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表达了对高山理想的仰慕,且以拱手礼敬自然的清香,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醉月”比喻陶醉于自然,暗喻隐逸生活的美好。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高山安可仰”通过夸张表现出理想的遥不可及。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李白通过对孟浩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和高洁人格的向往与钦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云: 象征隐逸生活的清新与高洁。
  • : 代表自由与洒脱。
  • : 代表自然之美和对世俗的无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是什么?

    • A. 兄弟
    • B. 朋友
    • C. 师生
    • D. 同僚
  2. “红颜弃轩冕”中“红颜”指的是?

    • A. 美丽的女子
    • B. 年轻的男子
    • C. 谈情说爱的事
    • D. 年轻的岁月
  3. 诗中提到的“高山”象征着?

    • A. 权力
    • B. 理想与追求
    • C. 财富
    • D. 学问

答案: 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 《望岳》 - 杜甫

诗词对比:

  • 《赠孟浩然》 vs 《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夜泊牛渚怀古》更侧重于历史感与对过往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