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9 15:0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魂惯识春庭路。不抵仙源误。争知重到尽魂销。最是当时依样月华娇。画廊检点泥痕在。漫共辞巢悔。断肠何处说酬恩。一度花开一度捲帘人。
白话文翻译
梦中的灵魂已经熟悉了春天的庭院之路,但却无法抵达那遥远的仙境。谁能知道重回此地时,灵魂已经消逝?最美的,还是那时月华如水的娇媚。画廊中只留下了泥痕,满心悔恨却无法辞去巢穴。断肠之处又该如何诉说对恩情的回报?花开一度,卷帘人却又消失了一次。
注释
- 梦魂:指梦中的灵魂,常用来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仙源:指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尽魂销:灵魂的尽头,暗指对往事的失去或消散。
- 月华娇:月光下的美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泥痕:指留下的痕迹,暗示过去的美好。
- 辞巢悔:离开巢穴后,心中充满懊悔。
- 断肠:形容心中的极度悲伤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虞美人》反映了作者对往事的缅怀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之感,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梦魂惯识春庭路”,引出对春天庭院的追忆,仿佛在提醒读者那段美好的时光。但接下来的“不抵仙源误”,则揭示了这种梦境的无奈与失落,暗示了人们对于理想的追寻往往难以实现。整首词以梦境为线索,交织着真实与虚幻,使人感受到一种朦胧而又深刻的情感。
在意象的构建上,“月华娇”与“泥痕”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青春,后者则是现实的痕迹与遗憾,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词更具深度,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无奈与哀伤,生发出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梦魂惯识春庭路:梦中的灵魂熟悉春天的庭院,说明过去的美好经历。
- 不抵仙源误:回忆虽美,但终究无法抵达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争知重到尽魂销:重回此地时,灵魂已消逝,暗示对往事的失落与无奈。
- 最是当时依样月华娇:怀念过去的月光下的美好,情感浓厚。
- 画廊检点泥痕在:画廊中的泥痕象征着过去的痕迹,令人感伤。
- 漫共辞巢悔:对过去的懊悔与无奈,无法再回到当初。
- 断肠何处说酬恩:对恩情的感念与无法回报的痛楚。
- 一度花开一度捲帘人:花开时再现美好,而人却又消逝,感叹时间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魂比作灵魂,强调梦境的真实与超然。
- 拟人:通过“花开”、“卷帘人”等意象,使得自然景物更具人情味。
- 对仗:整首词中对称的语句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庭: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 仙源:理想中的境界,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月华:象征美好回忆与温柔情感。
- 泥痕:现实的印记,暗示过去的痕迹与不易忘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梦魂惯识春庭路”中的“春庭”指的是哪种情境?
A. 现实生活
B. 梦境
C. 历史回忆
D. 未来理想 -
诗中“最是当时依样月华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生活的厌倦 -
“断肠何处说酬恩”中的“断肠”是指什么?
A. 绝望
B. 幸福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念,但其情感更为细腻,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