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19 19:20:50

云外遥山是翠眉。

风前杨柳入腰肢。

凌波微步袜尘飞。

倚醉传歌留客处,佯嗔不语殢人时。

风流态度百般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云外遥山是翠眉。
风前杨柳入腰肢。
凌波微步袜尘飞。
倚醉传歌留客处,
佯嗔不语殢人时。
风流态度百般宜。

白话文翻译:

在远处的云外,山峦如翠眉般勾勒。
在微风吹拂下,杨柳轻盈似腰肢。
轻盈的步伐在水波上留下袜子的尘埃。
在醉意中传唱歌声,留住客人;
假装生气不说话,正好醉人时光。
风流的态度多么合适。

注释:

  • 云外:远离山外,形容远处的山。
  • 翠眉:形容山峦的形状像美人的眉毛,翠绿色。
  • 入腰肢:形容杨柳的姿态,似人的腰肢。
  • 凌波微步:形容轻盈的步伐,像在水面上行走。
  • 袜尘飞:袜子上的尘土飞扬,形容轻快的动作。
  • 倚醉传歌:靠在酒醉之中唱歌,留住客人。
  • 佯嗔不语:假装生气却不说话,增添情趣。
  • 风流态度:形容风度翩翩,恰到好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向子谦,字子谦,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丽婉约。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浣溪沙》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文人雅士对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关注。在这一时代,文人多与山水相伴,追求精神寄托与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细腻描绘。开篇“云外遥山是翠眉”,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美人的眉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的轮廓及其美态。接着,通过“风前杨柳入腰肢”,将杨柳的婀娜多姿与人类的身体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凌波微步袜尘飞”则用“凌波”这个意象,表现出一种轻盈的脚步,仿佛在水面上行走,给人以优雅之感。诗人以“倚醉传歌留客处”表达了对友人欢聚的珍视,醉酒后歌唱,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充满了欢愉和情趣。而“佯嗔不语殢人时”则透露出一种微妙的情感,假装生气但不说话,反而增添了情感的缠绵,令人心醉。

整首词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刻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外遥山是翠眉:远处的山如同翠绿色的眉毛,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2. 风前杨柳入腰肢:微风中摇曳的杨柳,形态轻盈,仿佛人的腰肢,引发联想。
  3. 凌波微步袜尘飞:轻盈的步伐在水面上留下尘埃,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4. 倚醉传歌留客处:在醉意中唱歌,留住朋友,显示了对友情的珍视。
  5. 佯嗔不语殢人时:假装生气却沉默,增添了情感的扑朔迷离。
  6. 风流态度百般宜:风流潇洒的态度适合多种场合,表达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翠眉”,增强了诗意。
  • 拟人:杨柳的柔美如同人的腰肢,增加了人情味。
  • 对仗:整首词在意境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重,以及对自然与生活情趣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外:象征遥远的美好事物。
  • 翠眉:象征自然的优美。
  • 杨柳:象征柔美与柔情。
  • 凌波:象征轻盈与自由。
  • 歌声:象征情感的交流与分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云外遥山是翠眉”中的“翠眉”指的是:

    • A. 诗人的眉毛
    • B. 山的轮廓
    • C. 美人的眼睛
    • D. 柳树的枝条
  3. “佯嗔不语殢人时”表达的情感是:

    • A. 生气
    • B. 无奈
    • C. 撩人
    • D. 高兴

答案

  1. B (宋代)
  2. B (山的轮廓)
  3. C (撩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向子谦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体现了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绘,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向子谦则多了几分洒脱与雅致。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浣溪沙》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