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中饮》
时间: 2025-01-01 13:4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月十日雨中饮
作者:梅尧臣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絺。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白话文翻译:
在梅雨季节,雨丝细如乱麻。
我独自愁苦,四周无人可以倾诉。
妻儿懂得我的心情,匆忙摆上酒杯。
窗外百竿竹子,新竹高过了它们。
竹子的颜色映入我的酒中,仿佛变成了青色琉璃。
喝了一杯,眼前的景象清晰,
再喝一杯,话语却变得迟缓。
喝到第三杯,心情颓然失落,四周叹息我衰老。
有鸟儿从东边飞来,闯入了深枝丛中。
它的鸣叫把我唤醒,提壶的酒香无疑是美味。
衣服不值钱,只有布和丝绸。
我如何能像古人那样,车旁挂上鸱夷的装饰?
注释:
- 梅天下梅雨:指梅雨季节,天气阴雨绵绵。
- 绥绥如乱丝:形容雨丝细长而纷乱。
- 妻孥:指妻子和儿女。
- 草草:草率,匆忙。
- 卮(zhī):古代酒器。
- 竹色入我酒:指竹子的颜色映入酒中,形成一种美妙的视觉效果。
- 鸱夷:古代车马上的一种装饰,用于显示身份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青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曾任官职,晚年隐居。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雨季节,诗人独自饮酒,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五月十日雨中饮》是一首描写梅雨季节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情感与思考。诗歌开头通过“梅天下梅雨”生动地描绘了季节的氛围,接着通过“绥绥如乱丝”细腻地刻画了雨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情绪。诗人在雨中饮酒,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四顾无人与他分享内心的忧愁。
在妻儿的关怀中,诗人得到了片刻的安慰,酒虽草率,却也透着温情。接下来的竹子意象,既是自然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竹色映入酒中,触发了诗人的感官享受,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瞬息万变。
随着酒意渐浓,情感的波动愈发明显,诗人从清醒到醉酒的转变,也传达了对自我状态的反思。最终,鸟鸣声唤醒了他,提醒他回归现实,而对古人的怀念则体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惆怅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天下梅雨:点明时节,营造氛围。
- 梅生独抱愁:表现孤独感。
- 妻孥解我意:显示家庭的关怀。
- 草草陈酒卮:体现生活的简单朴素。
- 槛外百竿竹:自然景物的描绘,象征生机。
- 竹色入我酒:美的体验,象征生命的美好。
- 一饮眼目光:清醒的瞬间。
- 再饮言语迟:酒醉后的沉默。
- 三饮颓然兀:抒发感叹与颓废。
- 有鸟从东来:自然中的生动元素。
- 提壶美无疑:美酒的诱惑。
- 典衣不直钱:反映生活的拮据。
- 安得如古人:怀念古人的风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乱丝,生动形象。
- 拟人:鸟声唤醒,增添生动性。
- 对仗:如“饮酒”与“言语”,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古人风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浓厚的孤独感与内心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酒:代表着享受与逃避现实的方式。
- 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 鸟: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呼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人对古人的向往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风雅
C. 生活的简单
D. 生活的忙碌 -
诗中“竹色入我酒”体现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枯竭
B. 生活的美好
C. 内心的孤独
D. 外界的喧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表达隐逸生活的情怀。
- 李白《月下独酌》,描绘孤独饮酒的情景。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五月十日雨中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描写了饮酒时的孤独与内心的感悟,但梅尧臣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