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月夜独坐赏岩桂)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素娥相照。倍觉秋光好。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知音少。为花歌笑。醉向花前倒。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的夜晚,桂花的香气弥漫,西风轻轻吹拂,寒冷的窗外悄然无声。明月照耀着,愈发觉得秋天的光景美好。花儿本无情,只因被我的诗情所扰。知音少之又少,为了花我欢歌笑语,醉倒在花前。
注释:
- 夜桂:指夜晚盛开的桂花。
- 飘香:香气四溢。
- 西风:指来自西方的风,象征秋季的寒冷。
- 素娥:指月亮,常用“素娥”形容明亮的月光。
- 无情:花虽美丽,但没有情感。
- 知音:指懂得自己心意的人。
- 倒:这里指醉倒或倾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述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月夜,诗人独坐于寒窗之旁,欣赏窗外的桂花,表达了对美好秋夜的感受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点绛唇(月夜独坐赏岩桂)》以月夜的桂花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感受。开头描绘了夜晚桂花的香气和西风的细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素娥相照”,将月亮与桂花相互映衬,增强了秋光的美好感受。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独白,表达了对花的情感,尽管花本无情,却因诗人的情感而显得愈加动人。最终,诗人感叹“知音少”,流露出对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渴望。在诗的结尾,醉倒于花前的情景,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迷醉,也暗含了对孤独的无奈和对知音的希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桂飘香”:夜晚的桂花香气弥漫四周。
- “西风淅淅寒窗悄”:西风轻轻吹拂,窗外悄然无声,增添了寒意。
- “素娥相照”:明亮的月光映照着,营造了诗人赏花的氛围。
- “倍觉秋光好”: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加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 “花本无情”:花并没有情感。
- “刚被诗情恼”:花因诗人的情感而显得特别。
- “知音少”: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少之又少。
- “为花歌笑”:为了花而欢歌笑语。
- “醉向花前倒”:在花前醉倒,表现出诗人对花的迷恋。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拟人化,赋予它情感。
- 对仗:如“寒窗悄”与“素娥相照”,形成对称。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美丽的秋夜,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情感的思考,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着美丽与芬芳,常与秋季相联。
- 明月:代表着清明与孤独,常是诗人抒情的对象。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桂飘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喜悦
- C. 忧伤
- D. 愤怒
-
“知音少”中“知音”的意思是?
- A. 知道的朋友
- B. 理解自己的人
- C. 有情人
- D. 同类
-
诗人醉倒在花前的原因是什么?
- A. 因为喝醉了
- B. 因为喜爱花
- C. 因为失落
- D. 因为疲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姚述尧的作品,均以月夜为题材,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后者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孤独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这些资料能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