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柄长镵晓入山,
欲寻黄独驻君颜。
云深路晦东风雨,
惆怅空携竹笥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清晨带着长镵(锄头)上山,想要寻找那位独自驻留的黄花(可能是指一种花或象征)。可惜路途深云密,东风细雨交加,心中惆怅,不得不空手而归,只能携带着空空的竹笥(竹制的箱子)。
注释:
- 白柄:白色的柄,指工具的手柄。
- 长镵:一种农具,长柄的锄头或镰刀。
- 黄独:指一种黄色的花,可能隐喻某种情感或人。
- 驻君颜:驻留在这里的你的面容。
- 云深路晦:云层厚重,路途昏暗,形容天气恶劣。
- 惆怅:形容心中感到忧伤和失落。
- 竹笥:竹制的箱子,用于装东西。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黄独”可以关联到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花卉意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云深路晦”则常见于描写旅途艰难的诗句,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困境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表达,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冬季某个清晨,诗人外出寻访美好的事物或人,因天气恶劣而未能如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白柄长镵”的描写,引入了诗人寻觅的情感。诗人欲寻“黄独”,暗示着他对某种美好或理想的渴望,然而,“云深路晦”的描写则将这种渴望与现实的艰辛形成对比,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诗中使用了简单而直白的语言,但情感却深邃而复杂,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诗人手持锄头,准备进入山中,这体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黄独”的渴望,这里的“黄独”可能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存在,或是特定的人。
- 第三句:描写了恶劣的天气,暗示了追寻道路的艰难,情感也随之沉重。
- 第四句:以“惆怅”结尾,表达了诗人无奈的心情,携带空笥而归,寓意追寻的落空。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黄独”可视作一种理想或情感的象征。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路、风、雨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理想的无奈与失落,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情。
意象分析:
- 长镵:象征希望与努力。
- 黄独:象征理想与追求。
- 东风雨:象征阻碍与困境。
- 竹笥:象征空虚与未能实现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黄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理想
C. 一个人
D. 以上皆是 -
“云深路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D. 安静 -
诗人最后为何空携竹笥而归?
A. 因为下雨
B. 因为没有找到黄独
C. 因为时间太晚
D. 因为迷路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与追求理想。
诗词对比:
姚勉与陶渊明的作品同样关注自然与人心的结合,但姚勉的诗更具现实感,而陶渊明则多了一份理想的追求与超脱。二者在表达情感时,前者更显无奈,后者则多了一份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姚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