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时间: 2025-01-06 10:24:15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白话文翻译

将要前往南巴,途经余干与李十二告别。
江边的花儿催促着问候的使者,鄱阳的黄莺传递着越乡的春意。
又有谁怜惜这离别时的悲欢不同,万里青山送走逐渐远去的臣子。

注释

  • 将赴南巴:将要去南巴,南巴为地名。
  • 至馀干:到达余干,余干为地名。
  • 礼人:指问候、送别的人。
  • 鄱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莺报:黄莺传递消息。
  • 越乡:指越地,可能是指越南或当时的越族地区。
  • 悲欢异:悲伤与欢乐不同。
  • 逐臣:被驱逐或离开的臣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唐代诗人,字梦得,号白云山人,晚号云溪居士,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赴南巴途中写给好友李十二的别情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即将踏上远行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通过“江上花催问礼人”和“鄱阳莺报越乡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另一方面,诗人在“谁怜此别悲欢异”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似乎在诉说人们在离别时,内心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万里青山送逐臣”则将离别的景象与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壮阔与孤独的情感。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也有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花催问礼人:描绘了江边花朵的盛开,仿佛在催促送别的人,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2. 鄱阳莺报越乡春:黄莺在枝头鸣叫,传递着越乡的春天,显示了自然界的生机。
  3. 谁怜此别悲欢异:感叹离别时的悲欢交织,表达了对这种情感的不满与无奈。
  4. 万里青山送逐臣:以青山为背景,渲染离别的壮阔,表现出作者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莺作为离别的象征,增强诗的意境。
  • 拟人:花催促、莺报春,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全诗两两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惆怅。它反映了唐代士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前路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
  • :代表音信与希望。
  • 青山:象征远道与离别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鄱阳”指的是哪个地名?
    A. 江西省
    B. 湖北省
    C. 浙江省

  2. “谁怜此别悲欢异”中的“悲欢异”是什么意思?
    A. 悲伤与欢乐不同
    B. 伤心而快乐
    C. 悲伤与愤怒

  3. 诗人将自己比作什么?
    A. 花
    B. 鸟
    C. 逐臣

答案

  1. A. 江西省
  2. A. 悲伤与欢乐不同
  3. C. 逐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之作,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情感更为内敛。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惜别,情感更加奔放,展现出诗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