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天空显得格外空旷,青枫树上的霜叶稀疏。孤独的城池依偎在水边,只有一只孤鸟逆着人群飞去。渡口的月亮刚刚升起,邻居的渔夫还没有回来。乡愁渐渐加重,我的心情愈加沉重,在哪里才能找到捣制寒衣的地方呢?
注释:
- 摇落:指树木的叶子在秋风中摇晃、飘落。
- 暮天迥:傍晚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
- 青枫:青色的枫树,象征秋天的到来。
- 霜叶稀:霜冻使得树叶稀少,暗示寒冷的季节。
- 孤城:孤独的城池,暗示环境的冷清。
- 渡口月初上:指渡口的月亮刚刚升起,夜幕降临。
- 渔未归:邻居的渔夫还没有回家,暗示归属感的缺失。
- 乡心正欲绝:思乡之情愈加浓烈。
- 捣寒衣:指在寒冷的季节里为亲人制作衣物,体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捣寒衣”一词在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景延,号阮籍,晚号幽州,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长卿曾任职于朝廷,而他的许多作品则因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中,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使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馀干旅舍》是一首描写秋冬交替时节的诗,诗人在旅途中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浓厚的乡愁。全诗以“摇落暮天迥”开头,描绘了一幅空旷、冷清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青枫的霜叶稀疏,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使人不禁感到寒意袭来。
接下来的“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两句,通过孤城和孤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孤独的城市和逆行的孤鸟,仿佛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对故乡的渴望。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诗人的思乡情绪推向高潮。月亮的升起象征着夜的降临,而邻家的渔夫还未归家,暗示着人们对于归属的迫切渴望。最后一句“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更是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捣寒衣不仅是对亲人的牵挂,也反映了对温暖与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清冷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结合,深刻地反映了在异乡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摇落暮天迥:描绘傍晚时分,树叶摇落,天空显得特别空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青枫霜叶稀:青色的枫树上,霜冻使得叶子稀少,暗示秋冬的到来与生命的凋零。
- 孤城向水闭:孤独的城池依偎在水边,象征着冷清与孤立。
- 独鸟背人飞:孤鸟背离人群飞去,表现出离群索居的状态。
- 渡口月初上:渡口的月亮刚刚升起,夜幕降临,象征着孤独感的加重。
- 邻家渔未归:邻居的渔夫还没有回来,暗示对家的期待与归属感的缺失。
- 乡心正欲绝: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情感的紧迫感愈加明显。
- 何处捣寒衣:在这样的思乡情绪中,诗人希望找到归属与温暖的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城向水闭”,将孤独的城池比作人的孤寂。
- 拟人:如“独鸟背人飞”,赋予鸟以人的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深刻的思乡之情与孤独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想念与对温暖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情与自然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枫:象征生命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霜叶:暗示寒冷的季节与孤独的情感。
- 孤城:象征孤独与隔绝。
- 渡口月:象征着归属与希望。
- 寒衣:象征着温暖与亲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枫霜叶稀”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提到“何处捣寒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亲人的关心
- B. 对工作的思考
- C. 对朋友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长卿的《馀干旅舍》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而《鹿柴》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超然与淡泊。两者都体现了唐诗的自然美和内心情感的深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馀干旅舍》的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