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永州思范堂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太守能延客,兹堂为我开。
清池照窗户,列嶂带楼台。
剔藓观题字,披榛欲访梅。
城根数株石,曾识范公来。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太守能招待客人,今天这座厅堂为我打开。
清澈的池水映照着窗户,山峦环绕着楼台。
我拨去苔藓观赏题字,穿过灌木想要去访梅花。
城边几株石头,曾经见过范公的到来。
注释:
- 太守:指的是地方官,掌管一个地区的行政事务。
- 延客:招待客人,表示对客人的热情。
- 兹堂:这座厅堂,指的是特定的建筑。
- 清池:清澈的池水,象征洁净与宁静。
- 剔藓:去掉苔藓,表示对历史痕迹的关注。
- 披榛:穿过灌木丛,表示探索和追寻。
- 范公:指的是范仲淹,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大年,号复古,生于宋代,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戴复古在永州的游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范仲淹在此地有过足迹,诗人借此表达对范公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氛围。
诗歌鉴赏:
《题永州思范堂》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诗中开篇便交代了太守的热情好客,设置了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景。清池的倒影与高耸的楼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永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的和谐共存。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剔藓观题字、披榛欲访梅的意象,表现了他对历史的追寻与对自然的探索。苔藓和灌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而梅花则是坚韧与高洁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结尾提到的“城根数株石,曾识范公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范仲淹作为历史名人,其过往的光辉与诗人当下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伟人的敬仰与历史的沉思。
整首诗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展现了戴复古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守能延客,兹堂为我开。
太守热情招待客人,今天这座厅堂为我开放。 -
清池照窗户,列嶂带楼台。
清澈的池水映照在窗户上,山峦环绕着楼台。 -
剔藓观题字,披榛欲访梅。
我拨去苔藓观赏题字,穿过灌木想要去寻访梅花。 -
城根数株石,曾识范公来。
在城边有几株石头,曾经见过范仲淹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池照窗户”比喻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延客”。
- 对仗:如“清池”与“城根”,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历史的追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描绘永州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怀念与对过往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池:象征宁静与纯净,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楼台:代表人文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 梅:象征坚韧与高洁,暗示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 石:历史的见证,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守能延客”中的“延”是什么意思?
A. 延长
B. 招待
C. 延误 -
诗中提到的“范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范仲淹
B. 范冰冰
C. 范蠡 -
“清池照窗户”中“照”的意思是?
A. 照耀
B. 照顾
C. 照明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江雪》与《题永州思范堂》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江雪》更侧重于孤寂与沉思,而《题永州思范堂》则结合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历史的追溯。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和意象选择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这些资料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