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汝在何乡何姓名,
路途凡百爱惺惺。
衣裳脱着勤收管,
饮食烹炰贵洁馨。
每遇歇时寻竹所,
须教宿处近旗亭。
吾家僮约无多事,
办取小心供使令。
白话文翻译:
你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
在这条路上,大家都觉得亲切。
衣服的穿脱要勤快收拾,
饮食的烹饪讲究清洁香气。
每次休息时要找竹林的地方,
宿处应安排在旗亭附近。
我家与僮约没有太多事情,
只要用心去办好你们的差事。
注释:
- 汝:你。
- 何乡何姓名:哪里的人,叫什么名字。
- 路途凡百:在路上,大家都很亲近。
- 衣裳脱着:衣服的穿脱。
- 勤收管:勤快地管理衣物。
- 饮食烹炰:饮食的烹饪。
- 贵洁馨:讲究清洁和香气。
- 每遇歇时:每次休息的时候。
- 寻竹所:寻找竹林的地方。
- 须教宿处近旗亭:必须安排宿处靠近旗亭。
- 吾家僮约无多事:我家与仆人之间的约定没有很多事情。
- 办取小心供使令:只需小心地处理好你们的差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年不详—约1124年),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颂扬清白之士,倡导简朴生活。
创作背景:
《僮约》写于戴复古居住的乡村,诗中描绘了与家中仆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现了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细节的讲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的重视。
诗歌鉴赏:
《僮约》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表达了诗人与家中仆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生活细节的重视。诗的开头便用询问的方式拉近了与仆人的距离,透出一种温暖与关怀。在日常生活中,诗人强调了衣食的整洁和烹饪的香气,这不仅反映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传达了对仆人劳动的认可与尊重。
诗中提到“每遇歇时寻竹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休闲时光的珍视。竹子象征着清雅与坚韧,选择在竹林中休息,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契合。而“须教宿处近旗亭”,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便捷与舒适的追求,这种细腻的关怀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整首诗的情感温和,字句简单却蕴含深意,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以平实的语言传达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温暖与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汝在何乡何姓名:开头以问句引入,亲切询问仆人的背景。
- 路途凡百爱惺惺:强调在旅途上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
- 衣裳脱着勤收管:提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对生活的关注。
- 饮食烹炰贵洁馨:饮食方面强调清洁与香气,体现生活品质。
- 每遇歇时寻竹所:在休息时选择竹林,显示对自然的热爱。
- 须教宿处近旗亭:强调安排住宿的便利性,体现人性化关怀。
- 吾家僮约无多事:说明与仆人间的关系简单而和谐。
- 办取小心供使令:强调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衣裳脱着勤收管,饮食烹炰贵洁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突显出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关怀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传达出一种朴素而温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重视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着清雅、高洁,反映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
- 旗亭:象征着旅途中的安全与舒适,是诗人关怀的表现。
- 衣裳与饮食:代表生活的基本要素,体现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仆人的关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 A. 询问姓名
B. 强调饮食清洁
C. 提到竹林休息
D. 以上都对 -
诗中提到“每遇歇时寻竹所”,竹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亲切
B. 高洁
C. 方便
D. 休闲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向往
B. 生活的细致关怀
C. 对仆人的不满
D. 旅行的烦恼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戴复古的《僮约》更注重生活细节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