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岸阻风》

时间: 2025-01-19 16:43:42

舣棹枫林外,平沙走晚晴。

秋深红鹤至,波动白鸥惊。

荻浦留三日,江州计几程。

夜来风色好,行不待天明。

意思解释

淮岸阻风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原文展示:

舣棹枫林外,平沙走晚晴。
秋深红鹤至,波动白鸥惊。
荻浦留三日,江州计几程。
夜来风色好,行不待天明。

白话文翻译:

在枫树林外停下船只,平坦的沙滩上迎来了晚晴的时光。
秋天已经深了,红色的鹤飞来了,水波荡漾,惊起了白色的鸥鸟。
在芦苇荡中停留了三天,不知道到江州还有多少路程。
夜里风景不错,赶路不必等到天明。

注释:

  • 舣棹:停船,棹是划船的桨。
  • 枫林:枫树的树林,秋季颜色红艳。
  • 平沙:平坦的沙滩。
  • 红鹤:指秋天迁徙的红色鹤鸟。
  • 荻浦:指芦苇生长的水边。
  • 江州:古代地名,诗人可能指行将到达的地方。
  • 夜来:前一夜。
  • 风色好:指夜晚的风景和气候都很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红鹤”可能暗指早秋的候鸟,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淮岸阻风》创作于诗人旅途中,表达了对秋季自然景色的描绘及对归途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淮岸阻风》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身处秋天时的深刻感受。首联“舣棹枫林外,平沙走晚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枫树林与沙滩相映成趣,晚霞笼罩着大地,渲染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秋深红鹤至,波动白鸥惊”进一步将秋天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红鹤的到来象征着秋天的深入,而白鸥的惊起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第三联“荻浦留三日,江州计几程”则转向现实,诗人开始思考自己在旅途中的时间与距离,流露出一丝对归途的焦虑与期待。最后一句“夜来风色好,行不待天明”将全诗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坚持,即便夜晚已深,仍然希望继续前行,反映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舣棹枫林外:诗人停船在枫树林外,暗示着他在旅途中的停留与思索。
  • 平沙走晚晴:描绘了沙滩平坦、天气晴好的场景,充满宁静之美。
  • 秋深红鹤至:强调秋天的到来,红鹤的出现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
  • 波动白鸥惊:水波荡漾,惊起了白鸥,表现出生动的自然画面。
  • 荻浦留三日:诗人在芦苇荡中停留了三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江州计几程:思索到达目的地江州的距离,流露出对归途的思考与期待。
  • 夜来风色好:表现出夜晚的风景宜人,增强了诗人的旅途体验。
  • 行不待天明:表达了诗人不愿等待,继续前行的决心与勇气。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情感。
  • 拟人:白鸥的“惊”赋予了自然界以生命,提升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首联与次联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归途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枫林:象征秋天的成熟与美丽,代表着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红鹤:象征着生命的迁徙与自然的和谐美。
  • 白鸥:代表自由与灵动,反映出自然界的生机。
  • 夜风:象征着旅途中的宁静与思考,暗示着人生的探索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何处停船?
    • A. 荻浦
    • B. 枫林外
    • C. 江州
    • D. 平沙
  2.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 A. 白鸥
    • B. 红鹤
    • C. 乌鸦
    • D. 燕子
  3. 诗人选择在何时继续行程?
    • A. 天亮
    • B. 夜来
    • C. 黄昏
    • D. 早晨

答案:

  1. B
  2. A,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戴复古的《淮岸阻风》更侧重于对旅途的思考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