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邓圣求挽诗二首 其二
乡有先生号,朝多长者言。
谈经人服戴,辨狱世高袁。
雨湿铭旌暗,风摇挽铎喧。
无缘攀葬绋,洒泪望秋原。
白话文翻译
在我的家乡有位先生,他的名声在朝廷上被许多人称颂。
他讲解经典,受到学者的尊敬;他在世上平冤辩正,声名远扬。
雨水浸湿了他的碑铭,风中摇动着挽歌的钟声。
我无缘亲自去拜祭他,只能在秋天的原野上洒下眼泪,遥望他的归处。
注释
- 先生:指代德高望重的学者或老师。
- 长者:年长的人,通常指有威望、受人尊重的长辈。
- 谈经:讲解经典著作,指学术讨论。
- 辨狱:指为他人辩护,尤其是在法律案件中的辩护。
- 铭旌:指的是碑铭或标志,通常用于纪念逝者。
- 挽铎:挽歌中的钟声,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
- 葬绋:指葬礼上的绸缎,这里指代对逝者的追悼。
- 秋原:秋天的原野,象征着悲伤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子昌,号半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挽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悼,风格简练而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诗是为悼念一位故去的老师而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老师深切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悲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尊重与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知识分子的崇敬。开头两句,以“乡有先生号”引入,立刻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是一个熟悉的长者,正是这种情感的亲近,使得接下来的哀悼显得更加真挚。接下来,诗人用“谈经人服戴”描述了老师在世时的威望,展现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雨湿铭旌暗,风摇挽铎喧”,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悲凉的场景,雨水打湿了碑铭,象征着对老师的哀思;而风中摇动的挽歌则传达出一种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无缘攀葬绋”的无奈与悲痛,尽管无法亲自前往祭奠,仍然在秋天的原野上洒下泪水,遥望着故人的归处,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乡有先生号:在家乡中有位被称为先生的人,表示对老师的敬仰。
- 朝多长者言:早晨时分,许多长者谈论着他,显示出他在社会中的威望。
- 谈经人服戴:讲解经典的学者都对他表现出尊敬,突显了他的学术地位。
- 辨狱世高袁:在世上为他人辩护,声名显赫,表现了他的正义感与才智。
- 雨湿铭旌暗:雨水打湿了碑铭,暗示了悲伤的气氛。
- 风摇挽铎喧:风中摇动的挽歌声,增添了哀悼的情感。
- 无缘攀葬绋:无法亲自前往参加葬礼,表达了无奈和悲痛。
- 洒泪望秋原:在秋天的原野上流泪,寄托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逝者的碑铭与挽歌的声音比作雨与风,强调哀悼的氛围。
- 对仗:如“雨湿铭旌暗,风摇挽铎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雨、风)以情感,增强了表达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的学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哀伤的情绪。
意象分析
- 老师:象征知识与智慧,代表了对教育的尊重。
- 秋原:象征孤独与思念,秋天的景象常带有伤感的色彩。
- 雨和风:象征着悲伤与哀悼,加深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怀念故人
- C. 爱情
-
“谈经人服戴”中的“服戴”指的是什么?
- A. 穿衣服
- B. 尊敬
- C. 学习
-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喜悦
- B. 悲伤
- C. 生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韩维的这首挽诗都有着深厚的思念之情,但杜甫更多的是对亲人的忧虑,而韩维则是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从对历史的追忆入手,与韩维的直接怀念故人相比,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情感也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韩维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