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契仍三世,从游复一乡。
掷金看丽赋,报玉得雕章。
不尽良哉用,空令识者伤。
欲知恩礼重,恤视走银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关系。即使经过三生三世的承诺,仍然愿意再次相聚于一地。金子般的美好诗篇值得细细欣赏,而用玉器般的回报来得知名声的荣耀。良好的名声是无尽的,然而却让那些知晓的人感到惋惜。若想知道恩情有多重,就要关心那些身负银饰离去的人。
注释
- 定契:指约定或承诺,常用于形容深厚的友情或亲情。
- 三世:指三生三世,形容长久的时间或轮回。
- 掷金:比喻抛出金子,形容大方或珍贵的事物。
- 丽赋:指美丽的诗篇。
- 报玉:指用珍贵的玉器来回报,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认可。
- 雕章:指刻有文字的章,象征名声或荣耀。
- 识者:指那些理解和知道的人。
- 恤视:关心、关注的意思。
- 银珰:指银制的装饰物,象征财富或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人生、友情及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对一位朋友或亲人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在宋代,士人之间的友谊常常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诗中蕴含的情感反映了这一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情感为主线,围绕着友谊的主题展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的“定契仍三世”显示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承诺,暗示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接下来的“从游复一乡”则说明这种情感是建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诗中提到的“掷金看丽赋”,不仅强调了友谊的珍贵,而且引导读者去欣赏其中的美丽和价值。通过“报玉得雕章”的比喻,作者将回报与荣誉结合,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关照。
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诗中也反映出对美好名声的反思。“不尽良哉用,空令识者伤”一语,似乎在提醒人们,良好的名声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真实与善良。最后一句“欲知恩礼重,恤视走银珰”,则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去理解和回报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强调了对他人感受的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同时也蕴含着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回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定契仍三世”:强调长久的情感承诺,暗示着深厚的友情。
- “从游复一乡”:共同的经历让彼此更加亲近。
- “掷金看丽赋”:朋友间的美好诗篇值得珍惜与品味。
- “报玉得雕章”:回报的方式与荣誉相结合,突显人际关系的互惠性。
- “不尽良哉用”:良好的名声是无尽的,但可能引发他人的惋惜。
- “空令识者伤”:美好却难以完全实现,令人感到伤感。
- “欲知恩礼重”: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 “恤视走银珰”:提醒人们关心那些离去的人,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情比作金子和玉器,突显其珍贵。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美。
- 隐喻:通过“银珰”隐喻财富与地位,反映社会关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名声的思考以及对他人感情的关心,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金:象征珍贵、友谊的价值。
- 玉:代表美好、荣耀,回报的方式。
- 银珰:象征财富,关心他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定契仍三世”,意指什么?
- A) 朋友间的约定
- B) 亲情的承诺
- C) 爱情的誓言
-
“掷金看丽赋”中“掷金”比喻什么?
- A) 友谊的价值
- B) 美好事物的珍贵
- C) 财富的象征
-
诗中提到的“银珰”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财富
- C) 名声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孙曼叔挽词三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深切怀念,但前者更加注重友谊的承诺与回报,而后者则侧重于兄弟之间的亲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