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阑何事识秋清,历历江湖兴致新。
犬吠数声风外舻,隔城同是未眠人。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了,是什么让我感受到秋天的清爽?这时江湖上的景色都显得格外新鲜。远处传来几声犬吠,风中摇曳的小船,隔着城墙的另一边,和我一样,还有许多人无法入眠。
注释
- 更阑:指夜深时分,阑指夜晚,意即更夜深。
- 何事:什么事情,指发觉到的事情。
- 识:意识到,感受到。
- 秋清:秋天的清爽,清澈的秋天气息。
- 历历:形容清晰可见的样子。
- 江湖:指江河湖泊,暗示自然景观。
- 兴致新:兴致盎然,感受到新鲜的情趣。
- 犬吠:狗叫声。
- 风外舻:风中的小船。
- 隔城:指隔着城墙或城市。
- 未眠人:未入睡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犬吠”与“未眠人”可以联想到古人对于夜晚宁静与孤独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韬,号东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学,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秋清》创作于诗人夜晚静谧时分,正值深秋之际。诗人感受到秋夜的清爽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清》是一首描写秋夜的古诗,诗人通过夜深的情景,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更阑何事识秋清”引入了夜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细腻观察。诗中“历历江湖兴致新”意在描绘江湖的清晰景致,展现了自然美与秋意的融合,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犬吠数声风外舻”描绘了夜晚的寂静,犬吠声打破了宁静,增强了孤独感,同时“风外舻”则展现了船在风中的摇曳,营造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感。最后一句“隔城同是未眠人”则引发了对共鸣的思考,暗示着在这宁静的夜晚,隔着城墙的另一边,还有许多人在思索和沉浸于夜的深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孤独与共鸣,宁静与动荡的交织,充分展现了秋天的魅力和诗人独特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更阑何事识秋清:夜深了,是什么让我感受到秋天的清爽呢?这里表达了夜深人静时,诗人内心的觉察。
- 历历江湖兴致新:清晰的江湖景象使诗人感受到新的兴致,暗示自然景观的变化带给人的新鲜感。
- 犬吠数声风外舻:几声犬吠声在风中传来,暗示了人们的孤独与思念。
- 隔城同是未眠人:隔着城市的另一边,还有许多人在夜里无法入眠,表达了诗人与他人相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犬吠”比喻为夜的声音,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犬吠数声”与“隔城同是”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秋夜、江湖、犬吠、小船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夜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孤独与共鸣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清:象征着清新与宁静,代表自然的美。
- 江湖:象征着广阔与自由,暗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犬吠: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反映了人们对彼此的牵挂。
- 舻:小船的象征,表现出一种漂泊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首句“更阑何事识秋清”中,“更阑”指的是什么? A. 早晨
B. 深夜
C. 黄昏
D. 正午 -
诗中提到的“犬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孤独
C. 惆怅
D. 兴奋 -
诗的最后一句“隔城同是未眠人”暗示了什么? A. 人与人之间的孤立
B. 生活的无聊
C. 共鸣与思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夜晚,但李白更多表现的是对酒的豪情和孤独的自我享受。
- 杜甫《月夜》:重点在于对家人的思念,与《秋清》相似,但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