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时间: 2025-01-04 06:4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三月三十日春天已经过去,春天的日子又一次接近黄昏。我惆怅地询问春风,明天它是否还会停留?在曲江边送别春天,心中依依不舍,时而向东,时而向西张望。只见水面上扑起的花朵,无数个,不知具体有多少。人生就像一个行走的旅客,双脚没有停下的时刻。每天都在前进,但前方的路又有多少呢?即使刀兵和火焰都可以避开,唯有老去是无法逃避的。感慨时光飞逝,我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树下。今天送别春天的心情,宛如与亲友分别一般。
注释:
- 三月三十日:指农历三月三十日,春季的末尾。
- 惆怅:形容心情愁苦、忧伤。
- 曲江:曲江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扑水花:形容水面上花瓣落下时的情景。
- 行客:指过路的人,喻指人生旅途。
- 兵刀与水火:指战争和灾难。
- 老到:指年老。
- 池南树:指池塘南边的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著称,作品涉及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白居易的盛年时期,他对春天的离去充满惆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春》是白居易表达对春天离去的惆怅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曲江为背景,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春风的询问、对水花的观察,展现出浓厚的离别之情。诗中“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一句,将人生比作旅途,蕴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令人深思。此外,诗人也提到“兵刀与水火”,暗示战争和灾难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扰,唯有老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最后,诗人以“心如别亲故”总结了送春的心情,既有别离的忧伤,又有对亲友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春天的最后一天,日头渐渐西沉,暗示春天的结束。
-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诗人感到惆怅,向春风询问明天是否还会停留,反映对春天的留恋。
-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在曲江边送别春天,心中依依不舍,四处张望。
-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只看到水面上花瓣纷飞,不知有多少,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人生如同过路人,走得不停,暗示人生的匆忙。
-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每天都在前进,但前方的路又有多少,表现对未来的迷茫。
-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战争与灾难虽可避免,但人无法逃避老去。
-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老去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命运,没有人能逃避。
-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感慨时光飞逝,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树下。
-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今天送春的心情,如同与亲友分别一样,表达了深切的离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行客,生动形象。
- 拟人:春风被赋予情感,增强离别的感伤。
- 对仗:如“兵刀与水火”,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送春的情境,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无常的哲理,以及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命、活力与希望。
- 曲江:代表美好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 水花:寓意春天的短暂与流逝。
- 树:象征着生命的长存与静谧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诗中“人生似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人生无常
- B. 人生快乐
- C. 人生美好
-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条河流
- C. 一个地方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宵一刻值千金》——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
- 《送春》:更注重春天的离去与人生的无常,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