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老逢春能几回,蓬门今始为君开。
莫嫌野外无供给,更向花前把一杯。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龄的增长,春天能来几次呢?今天我家简陋的门为你打开。
不要嫌弃这里的粗茶淡饭,来吧,我们在花前共饮一杯。
注释:
- 渐老:逐渐变老,体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蓬门:指简陋的门,象征诗人的贫寒生活。
- 莫嫌:不要嫌弃。
- 供给:食物和饮料的供应,这里指招待之意。
- 花前:指春天花开的地方,象征美好的环境与气氛。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涉及典故,但“蓬门”一词常常用来比喻简陋的居所,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在文学上以诗、文、词等多方面均有造诣,尤其以诗作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是他经历了政治风波与个人生活的变迁之时。面对老去与春天的相逢,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热情款待,既有感慨又有温暖。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渐老逢春能几回”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珍贵。随着年龄的增加,春天的次数似乎在减少,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回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
“蓬门今始为君开”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简陋的居所,展现了作者即便身处困境,仍愿意为朋友倾情相待的豪情。这里的“今始”还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重视与期待,尽管生活简朴,但情谊的真诚却是丰盈的。
接下来的“莫嫌野外无供给”,则是一种对待生活的豁达态度,表达了诗人虽无丰盛的食物,但愿意分享的心情。最后一句“更向花前把一杯”则是对友人邀请的热情,既有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渗透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构成了一幅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正是王安石诗风的真实体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渐老逢春能几回”:感叹自己渐渐老去,能够迎来几次春天。
- “蓬门今始为君开”:自己简陋的住所今天特意为朋友打开。
- “莫嫌野外无供给”:不要嫌弃这里的食物简单。
- “更向花前把一杯”:邀请朋友在花前共饮一杯,享受春光。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比喻:用“蓬门”比喻简陋的生活状态,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诗歌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仍愿意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感,体现了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蓬门:代表简陋的生活条件,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处境。
- 花前:是美好、欢聚的象征,代表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伤感
- B. 热情
- C. 忧虑
- D. 愤怒
-
“蓬门”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富丽堂皇的房子
- B. 朴素的生活
- C. 朋友的家
- D. 花园
-
诗中提到的“花前”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景象
- B. 朋友的聚会
- C. 诗人的个人空间
- D. 田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即事五首》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王安石更强调了生活的朴素与真挚,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孤独的情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安石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