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

时间: 2024-12-31 16:38:44

石磴盘云上,双峰夹水开。

危岩亏日月,飞瀑响风雷。

洞古难寻路,碑残半没苔。

香山知不远,几杵午钟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磴盘云上,双峰夹水开。
危岩亏日月,飞瀑响风雷。
洞古难寻路,碑残半没苔。
香山知不远,几杵午钟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山谷景象。石阶蜿蜒向上,双峰之间有水流穿过。险峻的岩石遮挡了日月的光辉,飞流直下的瀑布声如同风雷轰鸣。古老的洞穴中难以找到道路,残存的碑石一半被青苔覆盖。香山就在不远处,时而传来几声响亮的钟声。

注释:

  • 石磴:石头铺成的台阶。
  • 双峰:指两座山峰。
  • 危岩:险峻的岩石。
  • :遮挡。
  • 飞瀑:指瀑布。
  • 洞古:古老的洞穴。
  • 碑残:残破的碑刻。
  • 香山:指香山,地名,可能是指北京的香山。
  • :敲打钟的工具,这里指钟声。

典故解析:

  • 香山:香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文化背景而闻名。这里提到的钟声,可能暗示着一种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 飞瀑与风雷:在古代诗词中,瀑布常象征着滔滔不绝的情感,风雷则常用于形容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匡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其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深刻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伊阙》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的山水诗,诗中的意象生动,层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石磴盘云上”,描绘了一条蜿蜒的石阶,给人一种向上攀登的壮志与勇气。紧接着的“双峰夹水开”,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山峰与水流的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接下来的“危岩亏日月,飞瀑响风雷”,通过对险峻岩石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神秘,飞流直下的瀑布声如同雷鸣般震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

“洞古难寻路,碑残半没苔”则带有一丝萧瑟之感,古老的洞穴与残破的碑石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历史的沧桑,仿佛在感叹人事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最后一句“香山知不远,几杵午钟来”则将视线拉回到现实,香山的钟声传来,似乎在提醒人们在自然的伟大中,仍需关注身边的生活。这种对自然与生活的双重关注,使整首诗在壮丽与宁静之间取得了极好的平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磴盘云上:用“盘”字形容石阶的蜿蜒,给人一种上升的感觉。
  2. 双峰夹水开:山峰之间有水流,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屏障。
  3. 危岩亏日月:岩石高耸,遮挡了日月的光辉,表现出环境的险峻。
  4. 飞瀑响风雷:瀑布声势如雷,增强了诗句的气势。
  5. 洞古难寻路:古老的洞穴中道路难寻,暗示探寻历史与自然的艰难。
  6. 碑残半没苔:残碑被青苔覆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7. 香山知不远:香山的距离不远,带来一种亲切感。
  8. 几杵午钟来:钟声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危岩亏日月,飞瀑响风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呼应。
  • 比喻:瀑布比作风雷,增强了其气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仰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磴:象征着艰难的旅程与不断攀登的精神。
  • 双峰: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飞瀑:象征着激荡的情感与生命的力量。
  • 香山:暗示着归属与宁静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西安
  2. “飞瀑响风雷”这句诗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平静
    • B. 壮观
    • C. 哀伤
  3. 诗中提到的“碑残半没苔”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历史的沧桑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生的快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更加注重于宁静的氛围与内心的平和;而李匡济的《伊阙》则展现出更为雄壮与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象。两者在风格上形成对比,前者的柔和与后者的刚劲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山水诗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