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冯初心给事》
时间: 2025-01-01 14:5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入承明倦论思,都门祖帐忆当时。
琴弹古调将归操,箧宝初心送别诗。
经岁空函无一字,侵朝明镜有千丝。
遥知手内封还笔,山尚堪移此不移。
白话文翻译:
我三次在承明殿内感到疲倦,思绪纷乱,回想起在京城的往事。
弹奏古老的乐曲,准备归隐,心中珍藏的初心和离别的诗篇一同送出。
经过多年,空信箱中没有一封信,清晨的明镜中却有千丝愁绪在浮现。
遥想手中仍然封存着笔墨,虽然山水可以移动,但我的心却永远不变。
注释:
- 承明: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一个殿宇,常用于朝会和讨论政事的地方。
- 都门:都城的门,指的是京城。
- 祖帐:指宗庙或天子的帐幕,代表着往日的荣耀和记忆。
- 古调:古老的音乐旋律,象征着对传统的追忆。
- 初心:最初的心愿或信念。
- 函:信件或书信的容器;此处引申为书信的内容。
- 千丝:形容思绪万千或愁绪缠绵。
典故解析:
- “三入承明”可以看作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厌倦。
- “明镜”常用来比喻自省,反映心中思绪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穷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并称。刘克庄的一生经历了战乱与政治的动荡,作品常表现对政治的失望以及对自然的向往,风格深沉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寄冯初心给事》写于刘克庄经历政治失意时,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开头的“三入承明倦论思”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似乎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落与失望后,已然感到疲惫不堪。接下来的“都门祖帐忆当时”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对比更强化了现实的无奈。
“琴弹古调将归操”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似乎在用音乐寻找内心的平静。而“箧宝初心送别诗”则暗示了他将初心和理想寄托于离别之际,表明一种无奈的放弃。
后两句“经岁空函无一字,侵朝明镜有千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愁绪的积累,空信箱象征着失去的联系与希望,明镜则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一句“山尚堪移此不移”更是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执着,虽然外界环境可以改变,但他对理想与初心的坚守依旧不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入承明倦论思:三次在宫中感到疲倦,思绪纷飞。
- 都门祖帐忆当时:在京城中忆起往昔的荣耀与时光。
- 琴弹古调将归操:弹奏古乐,准备回归自我。
- 箧宝初心送别诗:将初心与离别的诗篇一同寄出。
- 经岁空函无一字:岁月流逝,信箱空荡荡,没有消息。
- 侵朝明镜有千丝:清晨照镜,愁绪千丝万缕。
- 遥知手内封还笔:遥想手中仍有未写的诗篇。
- 山尚堪移此不移:山水可以移动,心中的执念却不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空函无一字,明镜有千丝”,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意。
- 比喻:明镜比喻内心的自省,愁绪如丝般缠绕。
- 拟人:将“初心”具象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出对初心的坚守与内心的执着。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交织,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传统文化与内心的宁静。
- 明镜:反映内心的自省与愁绪的积累。
- 山:象征永恒与不变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克庄的“承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皇宫
B. 私宅
C. 学校
D. 寺庙 -
诗中提到的“初心”是指什么? A. 最初的理想和信念
B. 家乡的思念
C. 对爱情的追忆
D. 对朋友的怀念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无奈与执着
C. 开心
D. 失落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陆游的作品,刘克庄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坚守,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个人理想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集》